
肌肉書僮
熱心同學
·
04月21日 12:40
Lv.75
先說結論避免你們覺得我廢話多 這是一份「讓你很想買,但你不一定該買」的財報。 機構報告的標題就已經破題了:「Outperformance…但維持中立。」 --- 三個你該知道的亮點: 1、營收、獲利雙雙超標: EPS 開出 $6.61,比高盛原本預期的 $5.60 高了整整 18%。自由現金流也是超預期,直接多了 35%。平台用戶留存穩、價格調得動、廣告收入還在爬,這波不是靠幸運,是靠基本面。 2、廣告這塊,Netflix 是認真的: 管理層說得很白,2025 廣告營收要直接「倍增」,4/1 美國開了 Ads Suite。這代表什麼?他們不再只是內容商,而是平台商,估值邏輯會慢慢轉變。 3、 回購力道加大: Q1 就買回 $3.5B 股票,是市場預期的 3 倍。 這對短線很有感,因為籌碼真的會被收回去,很像蘋果會買回庫藏的概念... --- 但也別太嗨,市場早就知道了: Netflix 股價 12 個月漲了快六成,過去三個月也硬生生超越 S&P500 28%。所以你現在買進,只剩高盛給的「+2.8% 上漲空間」... 老實說,這價格你是在賭博,不是撿便宜。 而且 FY25 的全年營收指引並沒有調升(還是維持 $43.5–44.5B),代表高層可能也覺得差不多了。 下半年內容與行銷預算會拉高,毛利率也可能有壓力。 --- 結論: 如果你現在手上有 Netflix,恭喜你,這波吃到了; 如果你還沒上車,我會說現在是「觀察」而不是「追價」的時機。 因為你今天買進,風險報酬比變得很差: 上去?已經漲一段了,空間有限。 下來?廣告轉型或訂閱成長失速就是壓力。 說到底,你要看的是:「它還有沒有下一波估值想像力,而不只是看它多賺幾毛錢。」 --- 我的看法 你該思考的是:「還有什麼驚喜是沒反應的?」 我個人看的「有驚喜 vs 已反應」: 驚喜還沒完全反應的: 廣告變現力正在提升:2025 年預期廣告營收翻倍,平台廣告技術剛推出,這是 Amazon 式的擴張。 內容槓桿還能壓低成本:H2 雖然要加碼內容支出,但以目前的 EPS 擴張速度來看,還有空間壓回行銷 ROI。 Free Cash Flow 持續成長:2027 年預估 $15B,幾乎可以自動印鈔。 已反應完的: 訂閱數穩定:大家都知道了,沒人在看訂閱增不增,市場在看「每個會員能不能賺更多」。 回購太快了2:Q1 一口氣花了 $3.5B 在買自己,這是好事,但代表這招已用完了。 valuation 部分,高盛給了三個場景: 狀況/目標價 / 漲跌幅 基本情境(Base) $1,000 +2.8%(你現在買的價錢) 上行情境(Upside) $1,460 +45%(要看廣告爆發 + 毛利超標) 下行情境(Downside) $625 -38%(若內容費用失控 + 廣告不成氣候) 換句話說:「除非你真的很相信它能再轉型,不然現在風險太對稱,不太值得衝。」 --- 書僮判斷(by 一個看 EPS 也看節奏的交易人) 如果你是長線信徒看著到的是廣告業務、內容效率化、自由現金流擴張等,那我會跟你說值得留著股票。 but 如果你是短線交易者,現在不適合追價,拉回會有更好的位置。 如果你根本不想看數字,那你看劇就好 Netflix 還是會繼續拍 Stranger Things、我也還能當在家裡耍廢,也還能繼續看很多很多動畫 但我個人是在這種行情不會去買Netflix 就是了 以上 ---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發比較完整的美股報告給大家做參考 沒有什麼推薦買賣之意圖 就只是站在我的角度去做分享 有些很多很專業的數字與許多術語 做了些變化 如果你還喜歡這類的報告我可以嘗試繼續寫出 不懂就問噢!
留言
讚
排序方式
最新
最舊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