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廖偉呈藥師
相信許多人家中擺著各種功效不同的保健食品,
但當你手上同時拿了 3~4 粒保健食品往肚裏吞時,
可否曾想過,這樣對嗎?
微笑藥師網列舉 10 種常見錯誤的保健食品使用法,
供大家參考與省思,希望對大家有正面的幫助。
一起來看看吧!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鈣片與魚油不要同時吃
魚油依需求不同,
每日補充量劑量 1000mg-3000 mg,
而鈣質每日建議攝取量約 800-1200 mg。
倘若只服用低劑量的魚油與一錠 400mg 的鈣,
經過腸道稀釋後,
發生皂化現象的機會較小(但仍會有),
但若服用較高劑量的魚油者,
大量脂肪酸於腸道鹼性環境中,
就可能會與鈣發生皂化反應而降低吸收率,
並有可能造成腸胃道的不適。
魚油與鈣片的最佳的服用方式,
建議二者隔開 2 小時服用。
由於魚油有助於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故會建議飯後服用;
而足量的鈣質也有助於睡眠,
睡前服用鈣片也是一種避免營養素交互作用的方法
(但睡前的鈣質攝取,盡量避開碳酸鈣製劑,
選用比較不受胃酸分泌影響的鈣質型態為佳)。
二、益生菌飯前吃,禁熱水
益生菌是否能順利到達腸道駐紮,
與其接觸胃酸 PH 高低有顯著的關係。
人體在飯前胃部 PH 值大約 2 左右,
進食後胃酸受食物中和作用 PH 直上升,
飯後 1 小時 PH 值逐漸下漸,
尤其在飯後 2 小時 PH 值低於 2。
有些市售益生菌產品具有特殊技術
(包埋技術、特殊耐酸菌種)等,
能夠耐酸耐鹼,不受胃酸與膽汁的破壞,
如果是這類產品,建議飯前使用,
原因在於空腹時胃部排空約一小時,
益生菌能較快速到達腸道駐紮,達到整腸的作用。
但若是非特殊劑型益生菌
(Non-microencapsulated probiotics)
飯前 30 分鐘或飯中使用,存活率較高,
飯後 30 分鐘使用其存活率最低。
再者市售益生菌大都不耐熱,
若您的益生菌產品須沖泡於液體中,
請將水溫控制在 55。C以下,
以確保益生菌的活性。
三、葡萄糖胺吃飯前?還飯後?
在「維骨力」的仿單上的確有清楚載明,
維骨力膠囊建議於飯前 15 分鐘服用,
而在維骨力粉劑卻建議與餐併服較佳,
為什麼呢?其實根據原廠研究,
食物的確會影響到葡萄糖胺的「吸收時間」,
但是不會影響到吸收的總量,
所以不管飯前飯後吃,吸收度都是一樣的。
但為什麼維骨力膠囊建議飯前 15 分鐘服用,
原因在於原廠希望藥物能在身體待久一點,
而且比較快被吸收;
然而維骨力粉劑因為對腸胃刺激性較高,
所以建議隨餐服用。(資料來源:快樂小藥師)
市售的葡萄糖胺複方產品,
添加膠原蛋白、鳳梨酵素等成分建議飯前用;
若為複方粉劑,建議隨餐使用。
四、保肝藥,真保肝?
市售許多標謗保肝的產品不出「胺基酸/維生素」、
「肝臟代謝相關酵素」(SOD/Glutathione)、
「Silymarin/Urso」等成分,
外加薑黃等抗發炎性質的成分。
許多民眾只要長期疲憊、
或肝指數檢測偏高、長期飲酒者,
便自行到購買保肝產品,
事實上這是非常冒險的行為。
肝臟是個會自行修復的器官,
給予其適當的休息便是「真保肝」。
胺基酸/維生素確實能提供肝臟修復過程的原料,
但卻僅能消極的稍微輔助肝臟修復,
不具任何抗發炎效果。
SOD與 Glutathione 用於人體口服吸收率偏低,
在於保肝的效力非常有限。
Silymarin 成分,本身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物質,
在仿單的資料載明,能改變肝細包結構,
防止肝毒素的侵入,另一方面能促進肝細胞的再生。
臨床上用在慢性肝病的輔助治療,
如酒精過量對肝造成的傷害。
而 Ursod 的作用在於促進膽色素的排泄
並活化肝細胞及解毒作用,
常用在脂肪性肝病變的治療。
保肝前一定要搞清楚,
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肝功能異常,
病毒感染、長期酗酒、長期熬夜…。
舉臺灣盛行的 B、C 肝為例,
其致病機轉是人體的免疫細胞攻擊肝細胞中的肝炎病毒,
而造成肝的損傷,針對此類肝病族群者,
造成肝病嚴重化的元兇就是 B、C 肝病毒,
倘若此時僅服用保肝片治療,
根本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
(因為保肝片無法抗病毒)。
長常酗酒者、長期熬夜者,
真的就是改掉習慣吧,
別一味聽信保肝藥的作用了。
五、脂溶性健康食品避開排油錠
(甲殼素、Orlistat)
不少愛美人士
會藉由甲殼素及Orlistat來排除飲食攝入的油脂,
以達到雕塑身型的作用。
甲殼素帶正電,可以吸附體內屬於負電的脂肪,
加上甲殼素無法被人體吸收,可將脂肪帶出體外。
Orlistat主要機轉為
可逆性的抑制腸胃脂肪分解酶,減少油脂的吸收。
以上二種成分的產品都會降低腸道吸收油脂的能力,
進而影響脂溶素維生素與保健品的吸收,
例如維生素 A、D、E、魚油、月見草油、葉黃素等。
記得若服用排油錠,
必須與上述保健食品間隔 2 小時服用。
題外話提醒一下,
服用甲殼素時記得補充足夠水分,
因為甲殼素和纖維質的性質相似,
在包覆油脂的同時會吸收水分,
每次補充甲殼素用要搭配 300cc 水服用
以避免造成便秘或腸胃不適。
六、吃 B 群提神論
每天總有不少民眾到藥局指定要「提神」的B群,
筆者總會先問,你平常蔬果有攝取充足嗎?
若沒,不妨經過水果店時順手買些,
備在公司與家裡補充所須要維生素與纖維質。
維生素 B 群本身是協助酵素代謝營養素的輔酶,
本身不含熱量,各種維生素 B 各司其職,
將攝取的營養素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
維生素 B1 參與糖類代謝,
主要將糖質/蛋白質轉換成能量,
維生素 B2 主要將糖質/蛋白質/脂質轉換成能量,
維生素 B6 主要幫助蛋白質轉換成能量,
而維生素 B12 主要將蛋白質轉換為能力。
所以如果身體缺乏維生素 B 時,
將無法有效分解營養素產生能量,
而比較容易會有疲勞的感覺。
假如身體缺乏均衡的營養素攝取,
或是在飲食中維生素 B 群的攝取已經足夠,
即使服用再多 B 群,也不會有提神效果的。
在此強調,
選購 B群 不是劑量愈高就愈好,
能補足身體能量代謝即可。
七、口服水解膠原蛋白,無效
水解膠原蛋白補充劑,
主要是將膠原蛋白經過酸或鹼化加工,
使得原先的膠原蛋白水解成游離胺基酸
(膠原蛋白結構已被破壞),
不過這些胺基酸80%以上「不是」必須胺基酸,
而是人體本身可以自行合成製造的非必須胺基酸。
市面上水解膠原蛋白訴求促進皮膚膠原蛋白的形成,
主要是因為補充了「形成膠原蛋白時所需的」的原料-胺基酸,
雖然理論上似乎可行,但實際上卻是無用的。
原因在於,合成膠原蛋白所需的胺基酸,
皆是一些可以由其他胺基酸轉化而來的,
補充膠原蛋白還不如補充豬肉、牛肉、雞蛋等
含更多必須胺基酸的蛋白質食物,
因此口服水解膠原蛋白對於皮膚膠原蛋白的形成,
與其他蛋白質食物並沒有太多的差異性。
八、葉黃素不要與β-胡蘿蔔素併服
現代3C產品使用頻繁,民眾愈來愈重視眼睛的保健,
但你曾否仔細看過你目前服用的葉黃素配方呢?
以往我們認為β-胡蘿蔔素顧眼睛,
所以顧眼產品最好要有葉黃素與β-胡蘿蔔素,
但令人可惜的是,這二者是相互競爭吸收的,
尤其大量服用β胡蘿蔔素(β-carotene),
會導致葉黃素吸收困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抽煙或二手煙者:
長期服用β胡蘿蔔素(β-carotene)經臨床試驗印證,
美國FDA認為可能會導致肺癌。
原因為何呢?
研究推測類胡蘿蔔素雖是很強的抗氧化劑,
但有時在其他氧化劑存在的狀況下,
它也是很強的助氧化劑(Prooxidant)。
β胡蘿蔔素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作用,
所以高劑量的服用,
反而在吸煙者有增加肺癌的危險性。
九、選「銀杏葉」而不是銀杏果萃取物
一般俗稱銀杏是泛指「銀杏樹」。
銀杏果(俗稱白果)是指「銀杏的種子」。
而具有「改善血流及微血管通透性」之藥理作用,
被廣泛認為有「促進腦部/末梢血管循環」作用的,
是指「銀杏葉的萃取物」
(銀杏果因不含該等藥效成分,所以並不具此作用)。
目前市面上所謂銀杏的產品,對血液循環有幫助的,
是指「銀杏葉的萃取物」。
銀杏葉含有類黃酮物質能抑制環氧化酶(cyclo-oxygenase)
與脂氧化酶(lipoxygenase),而增加血液的流動性,
達到改善末梢血行障礙(ex.間歇性跛行)
及腦血管循環不良等問題。
但銀杏果(種子),也就是俗稱的白果,
主要成分為白蛋白(Albumin)、天門冬酸(Aspartic acid)、
球蛋白(Globulin)等,中醫用來止咳平喘,
臨床證實銀杏果無助於改善末梢血液循環。
市面上保健食品的銀杏果萃取物,
大多搭配山楂、菸鹼酸、其它行血物質,
到底是銀杏果的作用還是其它行血物理的作用,
大家可以思考思考。
十、緩釋 B 群與長效 B 群的不同
現代上班族,無不人手一瓶 B 群,
有的標謗緩釋 B 群,有的標謗長效 B 群,
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
緩釋 B 群錠的作用,就像在腸子裡打點滴一樣,
持續幫你補充基礎的維生素。
而其作用時間(有的標謗持續 10 小時),
主要是看廠商劑型的設計。
而市面上大多標謗「緩釋」的B群,
由於整粒劑量平均長時間釋放,
所以提供的是「長時間基礎 B 群」劑量。
而「長效」是指,藥劑本身代謝時間長,
存留在體內的時間較久,
像Bisbentiamine(愛斯飛特DX)、
Fursultiamine(合利他命),
所以此類產品是大劑量,較長時間於體內,
所以對於「腰酸背痛/眼酸」有輔助的效果。
人體一天中消耗 B 群的量,
並非固定不變的。
人體處於一般活動力較少的時候,
身體所需要的維他命 B 群相對也會比較少,
但是如果活動力較高、工作時間長、
精神壓力較大的時候
所消耗掉的維他命 B 群就會比平常高出許多,
此時一般低劑量的維他命 B 群補充品就略顯不足了。
所以如果想藉由緩釋 B 群錠,
讓整天工作較有精神,
是可行且不錯的選擇
(因為 B 群輔助營養代謝,產生能量);
但若想改善腰酸背痛/眼睛酸澀,效果是不明顯的。
在此強調:「保健食品」不一定健康!
在服用任何保健食品前,
請先諮詢專業人員,以免花錢又傷身。
常見10種錯誤的保健食品使用方法(上)
常見10種錯誤的保健食品使用方法(下)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責任編輯 / ㄆ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