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腹脹沒胃口、頻尿又便祕...這 6 大信號,就是卵巢癌向你求救!(很多人一次次地都錯過了...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 2019-05-22 15:24
  • 更新:2019-05-23 11:24

腹脹沒胃口、頻尿又便祕...這 6 大信號,就是卵巢癌向你求救!(很多人一次次地都錯過了...

(圖/shutterstock)

                                                                                      

 

 

女性有兩個卵巢,分別在子宮的兩側。

卵巢可以製造雌激素與黃體激素兩種女性荷爾蒙,

卵巢也負責製造卵子排出。

女性進入生育年齡後,

到停經之前約有 400 個濾泡會逐漸成熟,

每四個星期有一顆濾泡從左側或右側的卵巢成熟為卵子,

卵巢排出這顆卵子後卵子會通過輸卵管及子宮,

這時若遇到精子,會形成受精卵。

卵巢若是出現問題,

可能是功能性的問題,像是經期不規則等。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發生率也有愈來愈高的趨勢。

而我們今天要談的是卵巢惡性腫瘤。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卵巢腫瘤類型很多,

小孩子到老人都可能發生

也有一大部分屬於良性的卵巢腫瘤,

像是長到很大顆、造成卵巢扭轉的卵巢囊腫。

但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會放在惡性卵巢腫瘤–卵巢癌。

多數卵巢癌初期的患者幾乎感受不到任何症狀。

即便有症狀,

患者常會把自己的症狀歸因於其餘原因,

像是經前症候群,腸躁症、便祕、

或僅是自己窮緊張導致膀胱怪怪的而已。

為什麼會這樣?你看了以下症狀就知道:

 

● 骨盆疼痛、下腹痛

● 消化不良或胃食道逆流

● 吃一點點就覺得很飽

● 經常腹脹、打嗝

● 性交疼痛

● 頻尿

● 排便習慣改變

 

一般我們較難將這些腸胃或泌尿道症狀

與卵巢問題聯想在一起。

卵巢癌繼續進展,會有以下症狀:

● 失去胃口及噁心

● 背痛

● 體重下降

● 呼吸困難

● 疲憊不堪

● 月經週期改變

 

各位讀者一定能看出來,

這些症狀不算少見,

也可能是與其他疾病有關,

因此若有以上症狀,不代表就是得了卵巢癌。

但換個角度想,你也能明白卵巢癌症狀

真的很容易被忽略掉,

也很容易會被誤認為其他疾病,很難早期被發現。

因此看到這裡要記得的是,

卵巢癌患者的症狀不會改善,而是持續變差。

提醒大家,若感到腹部或骨盆持續性的疼痛、

腫脹、壓力感數星期,就要找醫師諮詢診治。

 

哪些人比較容易罹患卵巢癌呢?

來看卵巢生病的危險因子:

● 家族史:

近親裡有人罹患乳癌及卵巢癌的話,

那女性患者罹患卵巢癌的機會也會提高。

這可能與乳癌基因BRCA1與BRCA2帶原有關,

研究顯示,若有乳癌基因帶原的患者,

罹患乳癌及卵巢癌的機率會大為提升。

至於有家族史的個人需不需要做基因篩檢,

可以看這篇「乳癌基因篩檢」的解說。

 

● 年紀:

從年輕到老都可能長出卵巢腫瘤,

而卵巢癌多數患者超過50歲以上。

 

● 一生中排卵的次數較多:

初經較早來(小於 12 歲),

較晚停經(大於 52 歲),

代表女性一生之中有月經週期的時期愈長,

排卵次數就較多,罹患卵巢癌的機率就變高。

不曾生育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相反地,如果女性生產次數較多,排卵次數減少,

(懷孕的過程不會排卵也不有月經),

罹患卵巢癌的機率就降低。

 

● 不孕症治療:

曾接受不孕症治療的患者其卵巢癌機率上升,

這可能源自於治療藥物的影響,

或是不孕症本身提高了卵巢癌機率,

也可能兩者皆是罹癌原因。

 

● 乳癌:

乳癌患者罹患卵巢癌的機會比較高。

 

● 停經後荷爾蒙補充療法:

補充荷爾蒙愈久,以及補充時的劑量愈高,

都會提高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會。

 

● 體重過重:

體重過重與許多種癌症有關,

卵巢癌也是其中一種。

 

那醫師怎麼診斷卵巢癌呢?

如果患者的臨床症狀讓人懷疑有卵巢癌的可能,

可以安排以下檢查:

 

● 抽血:

檢查癌症指數 CA125 是否升高。

(但除了卵巢癌以外,子宮內膜異位、月經週期、

及子宮肌瘤都可能讓 CA125 升高,

所以不是抽血結果超標就代表一定罹患卵巢癌,

沒有高也不代表一定沒有卵巢癌。)

 

● 影像學檢查:

包含超音波、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

檢驗卵巢的形態,是否有腫瘤,

及腫瘤的大小、形狀、與結構。

若有患者已有腹水,要考慮做腹水抽吸,

檢查腹水內是否含有癌細胞。

 

● 以腹腔鏡探查腹腔內狀況,

並取出卵巢腫瘤組織檢驗是否有癌組織。

若確診為卵巢癌,

有時可直接以腹腔鏡進行手術治療。

 

 

那大家一定會很好奇,

是否需要定期檢查卵巢呢?

目前醫學共識建議超過 30 歲的女性

每年定期做乳房超音波,

及超過 45 歲以上的女性

每兩年定期做乳房攝影來篩檢乳癌。

也建議超過 30 歲以上的女性

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篩檢是否有子宮頸病變。

但就目前為止,研究顯示一般女性

無法從定期檢查卵巢來獲得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而延長壽命的好處。

 

不過有一群人需要定期檢查,

就是確定帶有 BRCA 基因的患者!

假使抽血已經確定帶有 BRCA1 或 BRCA2,

但尚未預防性移除卵巢的話,

自三十歲上下就要每年定期抽血檢查 CA125,

並且做經陰道超音波,篩檢是否有卵巢腫瘤。

 

上皮性卵巢癌的分期如下:

★ 卵巢癌第一期:

單側或雙側卵巢有癌細胞(五年存活率 90%)

 

★ 卵巢癌第二期:

卵巢癌拓展到骨盆的其餘組織(五年存活率 70%)

 

★ 卵巢癌第三期:

卵巢癌拓展到腹部(五年存活率 39%)

 

★ 卵巢癌第四期:

卵巢癌侵犯腹部以外的區域(五年存活率 17%)

 

 

要治療卵巢癌,

通常以手術及化學治療為主。

另外有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標靶治療

及荷爾蒙治療等輔助治療方式。

手術方式多為拿掉兩側卵巢、

兩側輸卵管、子宮、與鄰近的淋巴結,

手術的範圍與癌症的進展程度有關,

若已經有拓展到大網膜、腹膜、

或其他腹腔內器官,

醫師會盡量移除已被侵襲的各器官與組織。

 

假使患者尚未停經,

在術後會立即進入停經,

並有更年期的症狀,

可以與醫師討論如何降低不適。

假設是第一期單側卵巢癌的患者,

醫師可能會考慮只移除單側卵巢及輸卵管,

如此一來患者有機會保留生育能力。

可與醫師討論手術範圍大小其中的利弊得失。

化學治療可以在手術前或手術後進行,

有些藥需從靜脈注射,

有些會直接打進腹腔,直接面對癌細胞。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

 

 

【想看更多,歡迎追蹤我們】

 

 

【猜你還想看這些】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