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登革熱重創台南,
讓台灣人對登革熱可說是聞之色變。
只要持續的高溫天氣中又下了幾場雨,
小型積水處就成了蚊子生長的溫床。
實在是讓台灣人傷透腦筋。
這篇我們來看看
屬於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的登革熱。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 登革熱如何傳播?
登革熱的致病原為登革病毒,
依抗原性分成第一、二、三、四型。
登革熱主要發生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這裡有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存在,
當蚊子吸食到帶有登革病毒的血液後,
再去叮咬其他人,
就能傳播疾病到下個患者身上。
不會是人對人直接傳染,
也不會由空氣或接觸傳染。
另外,登革病毒對蚊子而言並不會致病,
只有病媒蚊傳播登革病毒至人體時,才會引發人體不適。
所以蚊子會不停快樂地到處傳播病毒。
病媒蚊也可能在產卵時
直接將登革病毒傳給下一代,
但這還是算極少數。
● 被帶有登革熱病毒的蚊子咬到後,
會發生什麼事情?
登革熱病毒的潛伏期約三到八天。
不是每個人感染登革熱後,
都會變成重症喔!
每個人病情的嚴重程度差異是很大的。
有些人甚至可能沒有任何不適,
沒感覺自己有罹患登革熱。
有些人則是症狀極其輕微,
頂多一些些不舒服而以,
還不至於想要去就醫就診。
有些患者則會有明顯的症狀,
像是發燒、起疹子。
登革熱造成的發燒形式為突發性的高燒,
體溫驟升至攝氏 39 到 40 度,
而皮疹常發生在發燒將退之時。
另外,患者可能會有明顯肌肉痠痛、
關節痛、及骨頭疼痛,
因此也有人稱登革熱為「斷骨熱」。
頭痛之外,患者也可能抱怨眼睛後窩疼痛。
甚至,登革熱也會造成腸胃道問題,
例如腹瀉或嘔吐。
登革熱重症會嗜睡、出血、躁動
多數人的症狀能在一星期後逐漸緩解,
但少數人會演變成登革熱重症。
這時會嗜睡、出血、肝臟腫大、躁動等併發症,
這時患者就可能步入休克與死亡。
假使一個人發病前曾到疫區旅遊或居住,
並有登革熱臨床症狀,
醫師可用登革熱快速檢驗試劑做快速篩檢,
但請注意,檢查為陰性者
並無法完全排除罹患登革熱的可能,
需繼續觀察臨床症狀。
延伸閱讀:登革熱疫情緊張!
● 醫師會如何治療登革熱?
其實確診登革熱後,
目前沒有特殊藥物能抵抗登革病毒,
僅能依症狀做支持療法。多數患者病情輕微,
只要拿退燒藥之後就可以回家了,
如果覺得比較疲憊,
可以充分臥床休息,補充足夠水分。
典型登革熱的死亡率小於 1%,
多數人於一星期會恢復。
但若出現持續嘔吐、腹部疼痛且有壓痛、
黏膜出血、肝臟腫大、嗜睡或躁動、
手腳蒼白、呼吸困難等警示症狀,
則需住院,醫師會抽血檢查患者血比容,
適時以輸液或輸血補充流失的水分血液,
監測生命徵象,評估器官損傷程度,
並處理出血的併發症。
延伸閱讀:被小黑蚊叮咬怎麼辦?防蚊液怎麼挑?
● 哪些人容易變成登革熱重症?
● 原本抵抗力比較不好的人,
像是孕婦、嬰幼兒、老人、及肥胖的人
● 慢性病的患者,
本身有糖尿病、腎衰竭、高血壓等問題
● 曾經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病毒過:
這點我們解釋一下,
當患者感染過一次登革熱病毒且復原後,
身體會對這一型的登革病毒產生抗體。
下一次若在感染同一型的登革病毒,
身體已對其有免疫力,因而不會有症狀。
但若是感染到其他三型的登革病毒,
那身體不但對其無免疫力,
還會容易變成登革熱重症,患者死亡率達 20%。
● 如何預防登革熱?
想要防治登革熱,真的是需要眾人一同努力。
務必清除居家的積水容器,防止病媒蚊孳生,
才能有效降低登革病毒傳播。
打掃的重點可見下圖!
1. 重點打掃地點
排水口、地下室、屋外的盆栽、
寵物食物盆、廢棄物、
停車場等都是需要注意的。
2. 記得清除積水容器
是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辦法。
3. 外出準備:
出門時可著長袖長褲,
噴灑含 DEET 的防蚊液防止蚊子叮咬。
若已被確診登革熱,
仍要注意避免再被蚊子叮咬,以免傳出病毒。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
(圖/shutterstock、疾病管制署)
【想看更多,歡迎追蹤我們】
- 照護線上網站:https://www.careonline.com.tw/
- 照護線上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reonlinetw/
- 照護線上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