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看到身邊親友
把不少收入 拿去買保險
我不是學什麼風險管理的人
所以不清楚實際上保費是怎麼算的
不過就我所知,大概是根據過去一些統計數字
算出一個客戶應繳的保費
保險公司收到的這些保費
大約可以拿來付未來的理賠費用和營運開銷
兩者數字不會差太多
不過因為保費都是好多年前就先收了
所以這段時間,保險公司可以把保費拿去投資賺錢
我們一般人
到底該不該買保險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這牽扯到 2 個關鍵因素 ...
一、
我領到理賠金的機率
是否高於其他人?
假設有個怪保險,保費只要繳一次 100 元
如果我不幸在 10 年內,得了牙齒會掉光的怪病
我就會在第 10 年得到理賠金 100 萬元,也就是 1 萬倍
而保險公司精算過
得到這種怪病的機率是 1 萬分之一
於是有 5 萬人保了這個保險,
保險公司就收了 500 萬元保費,然後拿去投資
十年假設賺了 200 萬
最後在第十年,把 500 萬元賠給那些
不幸得到怪病的人
(約有 5 人得怪病,每人獲得 100 萬元)
剩下的 49995 人,100 元就被沒收了
這只是個簡單的舉例 (現實生活中的保險,可能非常複雜
但為了讓大家好懂,容我在這裡簡化)
看完這個例子
你覺得什麼情況下
保這個險會賺錢?
沒錯!就是我得了這怪病! (雖然令人悲傷)
如果有一天,我阿公在臨終前跟我說:
"阿孫,不瞞你說...我們家有個秘密...
就是我們家族有一種年輕就會牙齒掉光的基因
你看到阿公還有阿爸的牙齒,都是假牙..."
這時我會怎麼做?
沒錯!立馬買這個怪保險!
(算是為自己這個令人哀傷的基因做些補償)
現實生活中,不論是意外險、癌症險、醫療險...
都是用過去的統計數字,算出來的機率
但畢竟這些統計,都是用大家平均值去算的
實際上會不會出車禍、會不會得癌症
每個人的機率是大大的不同
結論:一個愛開快車的人
和一個小心翼翼的駕駛
出車禍機率 起碼差好幾倍
也就是說,如果我極少開車,就算開車
也比別人小心,我的出車禍機率,就會比別人低很多
那我保車險就划不來,因為我的保費都拿去賠給其他飆仔了
值得買保險的狀況
就是我拿到理賠金的機率比別人高
例如我因為工作,一定要大量的騎機車
而且還要趕時間,所以沒辦法騎慢一點
或我逼不得已,一定得常常熬夜 ex: 護士?工程師?
或其實我知道自己很可能得某種病
或我知道我自己體虛,很容易住院
領到賠償金的機率比別人大很多
這時候,買意外險或癌症險
才比較划得來
二、 錢滾錢的能力
如果把保險當投資工具
那就要思考我的錢滾錢的能力
如果我把一部份的錢,拿去買保險
就是付出了 這筆錢拿去投資的機會成本
雖然投資型保單 有報酬率
但報酬率 通常很差,約只有 2% 多
即便不敢買股票,買 ETF 都不只 3%
不懂ETF的朋友
請參考 懶人投資法 和
對於稍懂投資的人來說
實在划不來
很多人會買投資型保單
通常是覺得自己沒什麼理財的概念
覺得股票、基金 風險很大
但除了放銀行、買房子以外
像也不知道能有什麼其他用途
反正投資型保單 報酬率比定存好
所以業務員催一下就買了
如果你不懂投資,又愛亂投資
一筆錢放在保險裡
當你投資失敗時,這筆錢可以拿來保命
2 種推薦買保險的人:
1. 逼迫會亂花錢的人 強迫儲蓄
對於物質需求無法抗拒
(美食、衣服、包包、奢侈品...等各種小確幸)
這種人比例可能還不低
那買保險還不錯,反正不買也是會花掉
2. 就是當你
忽然死掉或失去工作能力時
你的家庭必須擁有度過危機的最小金額
假設是 200 萬,那你就可以買到保障是 200 萬的量
快速結論:
我覺得適合買保險的人,有這幾種人:
1. 你領到保險金的機率高
2. 你真的不想學習任何投資
4. 你不懂投資,還喜歡亂投資
5. 假設你等等就升天 或 失去工作能力
那些身家上億的都沒在買保險
老實說 ... 他們也不需要保險的幾百萬吧...
賀【基金粉絲團】成立!
下方輕鬆按個讚
成為前100位的元老支持者❤
加入 LINE 好友
不定期 好康放送: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