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小資族注意】這「 4 種保單」千萬不要多買!小心...退休金少存 200 萬

Money錢

Money錢

  • 2015-06-16 14:43
  • 更新:2018-07-17 09:32

【小資族注意】這「 4 種保單」千萬不要多買!小心...退休金少存 200 萬

(圖/shutterstock)

 

 

文章出處:《Money錢》

2014年7月號第82期

 

很多人把保單當投資工具,

總以為跟房子一樣會「增值」。

事實上,許多保單不但不會增值,

保額還會隨通膨提高而「貶值」,

理賠金比你繳的保費還要少。

 

這些號稱能「增值」的保單,

20 年的年化報酬率其實不到1%,

小資族如果多買,

會讓退休金少存 150 萬,若是一家四口,

家庭退休金就會足足少存500萬!

 

報紙斗大的標題寫著:

「XX 保險公司股票大賺145億元」、

「XX 保險公司資產破兆」、

「XX 保險公司又買了哪塊地、哪棟樓」,

這些資訊一再強調保險公司快樂數鈔票,

享受投資獲利、資產成長的喜悅,

但是當保險公司越賺越多的同時,

卻有更多的小資保戶越來越窮,甚至越過越苦,

形成「富」保險公司與「窮」保戶的強烈對比。

 

這些小資保戶越過越窮的最大原因,

就是買了「高保費、低保障」的保險,

讓保險公司有更多資金可以投資股票、房地產,

而小資保戶為了繳交高額保費,

卻得縮衣節食、勒緊褲帶,

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有一對小資夫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贊助商連結...)

 

 

夫妻兩人年薪共80萬元,年繳保費高達30萬元,

在繳了12年之後終於撐不住,

於是寫信詢問公勝保經業務員謝文超:

「現在到底該怎麼辦?」

 

年繳保費20萬元,身故理賠僅150萬元

買錯保單,只要身體健康就可立刻調整,

最怕的是,當小資保戶意識到買錯保單想要轉換時,

意外卻突然降臨。

 

方太太就碰到這樣的不幸,

先生因為人情保買了年繳20幾萬元的保單,

她覺得有些保險買得不對想要調整,

於是諮詢保險達人劉鳳和,得到的結果是,

一家4口把現有保單換成「低保費、高保障」的保單,

年繳保費只要2萬多元,可大大減輕負擔。

 

她開心的聽完建議後,說要回家再跟先生商量,

結果1個月後卻傳簡訊給劉鳳和說她在辦喪事,

因為先生在自家陽台擦玻璃時不慎從8樓摔下,

當場不治,而當初年繳保費20幾萬元的保單,

只提供了150萬元的身故理賠金。

 

這件事讓劉鳳和到現在都還很自責,

後悔當初為什麼不主動積極一點,

強迫方太太一定要幫自己與先生加買

一張1千萬或500萬元的意外險,1年保費不過幾千元,

萬一發生事故,就可有大筆理賠金幫助家庭度過難關,

但世事難料,再多的後悔都來不及了。

 

 

小資族買保險,首重低保費、高保障

那麼,到底是哪些保單讓上萬名小資保戶買了之後,

不但日子越過越窮,而且退休金還越存越少呢?

接受過上萬名小資保戶諮詢的劉鳳和,

以及擁有3千多名小資保戶的謝文超,

根據他們多年的經驗歸納出

 

小資族最不應該「多買」的 4 大保單,

分別是:

1. 終身醫療險

2. 終身壽險(儲蓄險)

3. 投資型壽險

4. 以及傳統型長期看護險

 

「我每一次去演講,

一開口就問有買終身醫療險、終身儲蓄險、

投資型保單的舉手,結果幾乎每個人都有。」

劉鳳和強調,這些保單並不是不好,

只是真的非常不適合預算有限、又極需保障的小資族購買。

 

他舉例,很多小資族都是以機車代步,

騎機車發生意外事故的機會非常高,

像他去年辦理理賠的案件中,高達9成都與騎機車有關,

因此,他建議小資族最應該優先購買的是意外險。

以某家產險公司意外險保額500萬元來說,

1年保費只要3千元,保障項目包含意外身故、意外殘廢、

意外傷害醫療等,可說是最經濟實惠的保單。

 

 

投保精打細算,才能存更多錢

謝文超也強調,小資族買保險的原則只有一個,

就是用最低的成本轉嫁「現在」的風險,

符合這個原則的小資保單除了意外險外,

還有實支型定期醫療險、定期重大疾病險、

定期壽險、定期殘廢險。

只是這些保單雖然適合小資族,但也不是一次買齊,

而是根據預算、家庭責任逐步增加,

並且隨著家庭狀況定期檢視調整。

 

「以我過去的銷售經驗來看,

目前小資族1年保費預算普遍落在1萬5千元至2萬5千元,

即使是科技業工程師也鮮少願意投入1年3萬元做保險規畫,

正因為保費預算有限,更應該精打細算。」謝文超說。

......

 

【全文未完,更多精采內容請看:

 

《Money錢》2014年7月號第82期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想看更多 投資誌 的精彩內容

歡迎將我們 加為好友 唷 ~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