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Mr.6
幾個畢業很久的老同學一起吃飯,
大家在職場的年資都已經超過10年,
都是職場老鳥了。
有一位學弟,感嘆得特別大聲。
他說,他覺得自己「一事無成」。
很多同學,
到這個年紀,都變成了主管,
只有他,至今仍在基層。
「說實話,」他說:
「我真的很怕,下次找工作會很難。」
這時候,另一個在外商的學長說話了。
「老弟,我知道你的感想,
不過,你可知道,
當主管是一條不歸路?」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貴為副總的學長,
卻不像表面那麼開心
大家想起這位學長
已經做到那間上市公司的資深副總。
「是啊,是搭電梯、
直升雲霄的不歸路啊。」
學弟挖苦著學長。
「不,不不。」學長連忙說:
「我不是這個意思。
哎,想想當年,
我們也都是為了玩科技
才搞了這一行,但,沒想到,
當了主管以後,我已經很久
沒有親手做這些東西了。」
當了主管後,
得適應的事情太多了...
喔?接下來,
大家聽這位學長慢慢道來。
學長說,當了主管,
很自然就會想管好下面的人,
原本管理學一竅不通,
先去修了一個MBA學位。
接下來,
主管和主管之間的競爭,
來取得更高的位子,
那感覺也和原本不同,
他必須花很長一段時間適應。
職位越高,
當初的夢想卻越遠
最重要的是,爬到愈高,
所要「扛」的責任,
已經完全不是
原本本科系在學的東西了。
「有一天,我家女兒問我,
爸爸,你的專長是什麼?」
學長說:「突然間,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
我傷心的想,
當年我最自豪的學問,
現在都沒有了。」
頭銜背後,
是學長滿滿的感嘆...
大家點點頭,
心中想起了過去還在校園的年代,
通宵玩電路、寫程式的那種樂趣。
「我變成了一個主管,
但一張主管名片的背後,是『空』的,」
學長說:「我原本以為
原本的職稱後面加個頭銜,
應該還是差不多,
沒想到,現在的我,
已經連我自己
都不太認識自己了。」
聽了學長一段話,心中感觸頗深。
職位的高低,
真的是標準答案嗎?
如果有一天,
我的孩子也問了我:
「副總經理就比經理還要有成就嗎?
經理就比副理還要厲害嗎?」
我該怎麼回答?
職人設定的目標,
好像一定就是要
從專員升成小主管、
然後升成大主管。
如果沒有升,
就表示自己原地踏步。
然而,
許多功能性的工作,學有所長,
如果死腦筋的一定要
循著這條路往上爬,
那也意味著要
慢慢放棄自己的所學,
做一個原本沒有想過的新工作。
專業與實力,
比名片上的頭銜重要
我們一般都不會察覺,
因為那張名片上面
如此炫麗的頭銜,暈蔽了我們。
現代的職場
比以前更注重實力,
因此,我們應該慢慢的卸除「主管情結」,
只要維持並不斷加強自己的實力,
堅持待在有興趣的工作上,
就算永遠都是專員,
也永遠都會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專員!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
CMoney責任編輯:S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