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股票不只是一張紙,更不是一張彩券,
它是股東的表徵,是一家公司的縮影,
這個精神有一個人講得最清楚,
他就是股神巴菲特...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股神巴菲特說
「投資應以公司的長期發展 來衡量自己的成功」
他說:「身為持股人,不要只把自己的投資當作一張紙,
抱到增值之後就把它賣掉,而應該想像自己,
是一家企業的共同合夥人,打算永遠和它共存共榮。
要以這家公司的長期發展,來衡量自己的成功,
而不是每天的股價波動。」
3 月到 6 月這段期間
經營績效好的公司 容易漲價
公司是營利事業,賺錢分紅就是公司的宗旨,
所以,每月的營業收入公布,
以及每季的盈餘公布,都是會牽動股價的。
但所有財務資訊中,
最重要的,還是年報和股利的公布。
公司董事會公布股利的時間大約在 3 月之後,
股東會通過的時間則在 6 月之後,
所以經營績效好的公司,
這段時間是比較容易漲價的。
怎麼尋找好標的
用這 3 個指標來推估
3 個指標
會計年度是 12 月 31 日終了,
等到董事會公布股利後再買股票,
時效上慢了一大截,
所以,拙作多次強調可以
用每年 11 月 14 日公布的第三季季報來推估,
推估什麼呢?
1. 公司整年度的每股盈餘(EPS)。
2. 股利。
3. 合理的股價。
推估公司整年度盈餘的方法
如果是各月的營業收入很平均的,
就用第三季每股盈餘除以 9(個月),
再乘以 12 個月就好了。
但如果是淡旺季很明顯的,
就用前三季累計每股盈餘,
加上前一年第四季每股盈餘的數字,也很簡單。
推估股利的方法
就是用全年的每股盈餘,
乘以配息率。至於配息率,
就是股利占全年每股盈餘比率,
例如每股盈餘 5 元,配息率 70%,
股利就是 3.5 元。
但配息率並不是每家公司都一樣,
即使同一家公司,前後年度也不一定相同。
實際計算的話,可參考 70% 這個數字,
然後再視個別公司加以調整。
推估合理的股價方面
則要先判斷該公司的股性,
若為不太受景氣影響的定存股,
則以 20 倍為合理價。
但若屬於景氣循環股,
要觀察它是屬於景氣的哪一個階段,
不可貿然以 20 倍計算。
若屬於優秀的成長股,
則計算倍數可調高一點。
有了推估的價格以後,
我們就把這個數字和市價比較,
作為決策的參考。
推估方法只是參考依據
推估的方法,是因為年報很慢才出來,
而不得不採用的方法,它有一些限制,
不是很精準,運用時要理解這一點。
曾經有一家惡劣的公司,
把轉投資虧損的利空消息祕而不宣,
直到年報的最後期限(次年 3 月 31 日),
才給投資人一記悶棍。
可見推估的方法,也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
由圖表 2-11 可知,第四季是資訊空窗期,
這時就可以利用前三季的業績,
以及歷年的股利狀況,
推估合理價、便宜價,
然後在冬至(前一年的 11 月)左右
開始比較市價與布局。
圖表 2-11 台股投資四大重要階段
股利金額會影響股價
尤其是高股利和高殖利率股票 影響非常大
前文說過,
董事會大多在 3 月會議決定股利的分配,
股利金額會影響股價,
尤其是對高股利和高殖利率股票,
影響非常大。
以元大期(6023)為例
2015 年 3 月 25 日
公布現金股利每股 6.945 元,
殖利率高達 20 %,
次日起連續三天漲停板,
一個月內由 37.2 元上漲到 54 元,
上漲幅度達 45%(見圖表2-14)。
圖表 2-12 好股的價格會隨著四季變化
圖表 2-13 溫國信股市一年循環歌謠
圖表 2-14 元大期(6023)公布現金股利後的股價走勢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本文擷取自:《2018 雪球股年報》
作者: 溫國信 出版社:大是文化
本文由 大是文化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 編輯 / 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