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台灣建築業「差不多心態」若持續..921災害只會一直重演!網友:走在路上,還要怕被磚塊砸..太可怕!

Money錢

Money錢

  • 2017-02-19 20:13
  • 更新:2018-04-19 11:53

台灣建築業「差不多心態」若持續..921災害只會一直重演!網友:走在路上,還要怕被磚塊砸..太可怕!

(圖/shutterstock)

 

戴雲發教你買

安全堅固的房子 

之前北市發生大樓外牆

石磚剝落砸死人的意外,

再次突顯國內建築結構安全的疑慮,

民眾買房除了地段,對看不見的

結構安全更須留意。

素有「建築安全傳教士」之稱的

戴雲發告訴你如何挑到好房子。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阿甘精神 致力推動建築安全

「十年磨一劍」的恆心,誰能擁有?

前幾年台灣房市大多頭,同業正忙著搶地蓋屋,

有人卻放棄 easy money,

鑽研如何提升建築施工品質,

這位建築業的異數,就是今年 50 歲的

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

過去 10 年,戴雲發推動「建築安全履歷」,

只為避免重蹈 921 大地震的悲劇。

一位聽過演講的營造大老曾汗顏說:

「他對建築安全的努力,讓我們十分敬佩。」

獅子座的戴雲發做事講求速度,但在推動建築安全過程,

就像電影裡的「阿甘」一樣,執著不悔。 

 

為替父兄分擔家計

7、8 歲當建築小工 

畢業於台大土木研究所的戴雲發,

出生於桃園中壢鄉下,在 1970 年代,

一家 7 口都得靠父親務農的微薄收入生活。

懂事的他,從小就明白要跟父親兄長分擔工作,

於是,他總在田裡討生活,

並想辦法賺取自己的學費, 說來挺無奈,

戴雲發對土木工程的濃厚興趣

是迫於 7、8 歲時必須當建築小工的現實。

「小時候我會騎著腳踏車到附近村落

尋找廢棄紅色磚頭,再搬回家興建魚池、豬舍;

再大一點,跟父親與兄長扛石材、拿鏟子,學習造橋鋪路。」

而高中時期的戴雲發,更在一次與家人合力

蓋農舍的經驗推動下,點燃了他的「建築魂」。 

 

 

好的房子 住一輩子都不會壞

原來,雖然從小接觸工程,

但並沒有任何蓋房子經驗的他,

卻在高中時跟著家人耗費了 1 年多時間,

合力完成鄉下一棟 2 層樓約 100 坪的農舍。 

他回憶蓋屋的過程,家人為了節省開銷,

除了綁鋼筋、預拌混凝土跟水電等工程

一定得交給專業的師傅之外,其他像是砌磚工程、

陽台欄杆、外牆油漆,甚至二樓屋突(屋頂突出物)等,

都是靠親友兄弟胼手胝足,揮汗如雨的通力完成,

「這間房子經過 30 年後,迄今仍一樣安全堅固!」

戴雲發自信的說:「好的房子,住一輩子都不會壞。」 

 

921 災情受震撼

致力推動建築安全理念 

真正讓戴雲發一頭栽進推動建築安全履歷,

 是 921 大地震後,當他進入災區,

親眼發現在倒塌的大樓殘垣內竟然有寶特瓶、

塑膠袋等交雜在水泥塊裡,那種震撼讓他明白

台灣的建築安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次戴雲發到工地視察,對工人的「差不多心態」

更是感到憂心。當時現場進行地下室的柱位置,

 他發現,地下室的柱位置竟然與表上的柱位置

錯開 30 ∼ 40 公分,但卻沒有工人想補強,

當他進一步指正,卻得到工人「我做了 20 多年,

房子也從來沒倒塌過」的回答。「如果工人都

抱著錯誤的觀念、『差不多』的心態

921 倒塌的房子將不會是唯一。」

擁有強烈使命感的戴雲發因此在 40 歲那年,

決定給自己 5 年時間,傾全力推動建築安全的觀念。 

 

 

自掏腰包建立模型

讓理論成真實

與戴雲發有超過 20 年

同學情誼的事務所副總游輝任,

用「執著」、「碰到問題想法子解決」來形容他。

游輝任說,戴雲發想傳達的理念是「一次就做對」,

也就是建案在推動規畫時,就要考量建築的安全與品質,

而且讓工人能精準地確實施工。 一開始戴雲發

在全省走透透 傳達理念,只要有人想聽,

他就不厭其煩的講,但理想與現實總出現落差,

上百場演講下來,難以有實質收入,

但這並未澆熄戴雲發的熱情反而讓他

自掏腰包建立十大模型、成立「結構安全館」

跟 2 位工讀生花半年成立結構模型的

游輝任說,工程界講究眼見為憑,

透過結構安全館可以讓理論不再是天方夜譚。

 

對於看不見的建築結構

漠不關心

但這仍未受到建築業認同,

開館前,戴雲發邀請建築業參觀,

甚至得到理論派的嘲諷,

「8 年來的心血,難道只值這樣?」

這是壓垮戴雲發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後他關閉了館場,沉澱了 半年。 

在推動建築安全過程中,曾有一位好友勸他:

「你的理想很好

但在台灣建築文化卻窒礙難行。

當時他聽得一頭霧水,現在終於體認到,

原來台灣的建築文化對於「看不見」

的建築結構漠不關心。 

 

 

看不見的地方

才是結構安全的關鍵 

戴雲發直言,台灣的建築產業從最上游的建設公司,

到中游的設計單位及營造廠,乃至最終的消費端,

都太在乎「看得見」的建築美學、

國際大師或團隊設計

甚至消費者對抗震、制震、 耐震的工法,

都視為豪宅的配備,「但是,只買得起

每坪 10 萬元的房子,難道就不能擁有居住安全嗎?」 

話說回來,建商也想蓋安全的房子,

但在將本求利的建築業,戴雲發不客氣地說:

「若把國際大師的行銷費用花在提升工法,

絕對綽綽有餘。」而今,重新起步的戴雲發

希望從教育消費者的觀念開始。

 

努力獲得迴響

建築安全逐漸被重視

推動 10 年,戴雲發的獨門工法在近期終於獲得迴響。

除了一個桃園大溪地主外,去年也獲得中麗建設董事長

林秀梅認同,今年即將推出個案。

林秀梅不諱言表示:「台灣的建築法規其實很嚴謹,

工人的施作細節,將影響日後房屋的安全性。

引進建築安全履歷的流程,是希望提高工程的細緻度,

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在房市進入不景氣的年代,

只有好產品才能被看見。」 

 

 

買房子 是一輩子的事情

就像食品安全一樣。

在公民意識覺醒的年代,

戴雲發相信,只要消費者把安全放第一,

了解買結構安全的房子,勝過漂亮的房子;

要求建商提供施作流程,勝過拗代銷送裝潢與家具,

那麼,就能扭轉當前業者過度傾向美學行銷的態勢。 

 

安全最重要

最基本的往往都被我們忽視了

 

 

辛苦一輩子…

比不上買對1間房子!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