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許多投資人愛領息,
除定存外,能定期(月、季、半年、年)
滿足領息需求的熱門標的
包括股票、債券、特別股、REITs,
而面對波動越來越大的金融市場,
雖然領息族明白不需要理會價格漲跌,
只管領息,
但仍不敵價格起伏引發的情緒波動,
頻頻詢問該不該調整手中的配息標的,
或該如何資產配置?
接下來就看專家對這些熱門商品的建議。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台灣高息股
殖利率越高者越抗跌
台灣上市股票配發的現金股息
近年來呈穩定上升態勢,
現金股息由 2012年的平均 1.48元,
上升至 2018年的 1.64元,
2012∼2018年的平均現金股息為 1.53元,
股息殖利率則為 2.92%。
元大台灣高股息 ETF連結基金研究團隊表示,
若以近 5年表現來看,
個股中都有配息者約占 5成,
都有配息且皆能填息者約占 15%,
平均股息殖利率約 3.94%,
顯示找到兼具配息
與填息穩定的標的並不容易。
因此,除了個股外,
最受投資人歡迎的配息標的
為元大高股息 ETF(0056),
自成立以來的平均殖利率達 4.45%。
該 ETF以複製台灣高股息指數表現為目標,
成分股主要是來自
台灣 50指數與台灣中型 100指數,
從中挑選出預測未來 1年現金股息殖利率
最高前 30檔個股,並以殖利率加權來組成。
投資人喜愛存電信 3寶、
金融股、0056等標的,
因為這些高息股或 ETF除定期配息,
還具有相對抗跌優點,
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連結基金研究團隊實證
2018年 10月股災高息股表現,
證明現金股息殖利率越高者確實越抗跌。
實證作法是把上市公司所有股票
依殖利率由高到低,
每 100名為一群,
例如1∼100為第 1群,101∼200為第 2群,
以此類推,共分 6群,
在 2018年 10月期間,
研究團隊發現殖利率越高者跌幅相對少,
例如第 1群跌幅最低為 -10.42%,
第 2群為 -11.23%,
綜觀前 4群表現均優於大盤的 -13.78%,
第 5、6群不僅劣於大盤,
第 6群跌幅更達 -17.43%。
喜歡以高息股或 0056為核心標的
資產配置的投資人,
元大台灣高股息 ETF連結基金研究團隊
建議有 3種方式。
首先,以穩定現金流為目的,
建議挑選能提供固定收益的債券當衛星,
加上股與債長期呈負相關,
有助於降低資產組合整體波動度。
其次、目的為固定收息與資產累積兼具者,
可以權值股、元大台灣 50 ETF(0050)等
做衛星持股。
最後、若目的是跨國資產配置,
不想侷限於台灣,則可搭配美股與中國 A股,
均衡比例配置。
全球高息股
防禦性成分股偏高者最抗跌
全球高息股今年來表現優於世界指數,
因利率環境由升轉降,
且主要市場於高檔震盪加劇,
讓資金湧入具相對抗跌的高息股。
長期而言,
摩根投信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認為有 4項原因
將影響投資人持有高息股意願,
分別為
①市場波動變大,希望標的跌少一點且能跟漲;
②利率處低水位,即使升息也是緩升,
投資人要求穩定現金流;
③市場混亂、底部難測;
④企業獲利前景佳。
全球高息股標的主要有 3大類:
防禦性股票、週期性股票、金融股,
因此能在市場混 亂時具防禦性,
而當經濟景氣成長時,又能跟上股市漲升趨勢。
不過,一檔高息股基金或 ETF的跟漲抗跌能力,
得視成分股中防禦性、週期性、
金融股的占比高低而定,
例如 MSCI綜合亞太(日本除外)
週期性股票占比逾 5成,
就比 MSCI世界(已開發市場)的 40.7%高,
因此前者比後者於景氣佳時更能跟漲,
但也可能在股市大修正時,
抗跌能力相對較低。
林雅慧建議,
積極投資人可以選擇週期性股票
占比高的高息股基金或ETF,例如亞洲;
若保守投資人可以選世界型指數類,
因防禦性或金融股占比較高。
在資產配置上,投資人若以高息股為核心,
則可搭配收益較高的高收益債、
新興市場債或亞債為衛星,占比約45:55。
「以較穩健的股票搭配比較積極的債券,
兩者預期報酬率差不多,
又能降低整體組合波動度。」林雅慧如此表示。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撰文/張國蓮)
本文及內文圖 出於 Momey錢
由 Money 錢 145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