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存股」蔚為風行,
股價不高、波動不大、配息穩定的金融股
常是小資族存股的最佳首選。
但在新冠肺炎衝擊下,
央行降息讓台灣正式進入低利率環境,
衝擊了許多散戶對金融股的信心。
因此,就算是存股族最愛的金融股,
也必須要精挑細選挑出最佳投資標的。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低利率時代
放定存小心連本金都不見
全球降息風潮下,
台灣定存利率已到達歷史新低,
連 1% 的大關都失守,
若傻傻地繼續將錢
放在活存或定存裡面,
快速縮水的速度
會連最基本的通貨膨脹都無法趕上。
金融股在這場疫情下,
憑藉著高殖利率的優勢,
吸引了大量外資入主,
包含了挪威、新加坡、
沙烏地阿拉伯的主權基金。
展望台股下半年可能依舊會
受到疫情及全球景氣不確定性影響,
高殖利率的金融股
具有高度穩定度與投資吸引力。
儘管央行降息,看似會影響到
金融股的獲利能力,
但事實上並沒有實際影響到銀行
最主要的獲利來源:手續費跟貸款利息,
因此慎選獲利結構穩定的銀行股,
會是不錯的存股選擇。
以下藉由 4 個簡單條件篩選優質銀行股,
可作為 2020 年下半年的參考存股標的。
條件 1、獲利穩定,
配息超過 8 年以上
一般來說,
存股族希望能藉由每年領取
高於定存利率 1% 的股息作為長期投資策略,
因此是否能夠每年配息,
配得穩是相當重要的條件,
穩定配息象徵著公司每年都能夠穩定獲利,
因此應挑選配息超過 8 年以上的銀行股。
條件 2、獲利能力強健,
近三年 EPS > 1
銀行的需求雖然長期存在,
但每家銀行仍有經營效率上的差別。
既然目的是要靠投資賺錢,
就該選擇最優質的銀行,
必須要有辦法年年獲利。
而 EPS 作為評斷一家銀行獲利的指標,
將其設定在近三年大於 1,
篩選出獲利能力強健的銀行,
這類型的銀行通常也較能在股災中
具備足以承受虧損的抵抗能力。
條件 3、遠高於定存利率的報酬,
殖利率 > 4%
過去 10 年銀行定存利率鎖死在 1% 上下,
但今年因疫情而降到 1% 以下,
使得銀行定存的保本能力越來越差,
把錢存放在銀行中,只能眼巴巴的
看著錢被通貨膨脹給吃掉。
為了要穩定且持續的將資產放大,
選擇獲利穩定的銀行股,
並將殖利率要求在
大於台股平均殖利率的 3.67%,
以 4% 殖利率作為一個標準,
當作篩選銀行股的條件之一。
條件 4、抗波動防股災,
β值 < 0.8
最後一個重要條件為 β(Beta)值,
β 值是一種風險係數,
主要用來恆量
個股與整體台股大盤的相關性。
β 值大於 1,表示當大盤漲幅時,
個股的漲幅會更大;
相反地,β值小於1,
表示個股漲幅會比起大盤來得小。
β 值小於 1 並越接近 0 時,
在投資風險上會相較於
其他個股要來得低。
由於存股是一項長期投資,
因此至少抓 5 年 β 值要小於 0.8,
以便於存股期間遇到股災時,
不會瞬間受到大衝擊。
藉由上述 4 大條件,
可以篩選出 5 檔以銀行為主體的金控股
及 4 檔銀行股,詳見下表。
可從此名單發現,
篩選出來的金融股大部份
都具備較為濃厚官股色彩,
這些金融股強調的就是「穩定」。
由於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地的經濟發展
都走上衰退的道路,各國經濟復甦上
也尚未有明朗的現象,作為小資存股族,
應盡量以穩健的路線慢慢存股,
避免股價被外資與消息面帶著跑,
過度脫離基本面,這樣會失去存股的意義。
股票名稱 |
股票代號 |
6/2收盤價 |
6/2殖利率(%) | 近3年平均EPS | 股利連配次數 | 五年β值 |
兆豐金 |
2886 | 30.9 | 5.5 | 2.03 | 19 | 0.69 |
玉山金 | 2884 | 27.55 | 5.76 | 1.6 | 13 | 0.8 |
第一金 | 2892 | 23.1 | 5.84 | 1.41 | 16 | 0.65 |
合庫金 | 5880 | 20.95 | 5.49 | 1.25 | 9 | 0.67 |
華南金 | 2880 | 19.9 | 5.63 | 1.22 | 17 | 0.71 |
彰銀 | 2801 | 19.2 | 4.17 | 1.24 | 14 | 0.65 |
台中銀 | 2812 | 11.65 | 6.87 | 1.15 | 10 | 0.54 |
遠東銀 | 2845 | 10.85 | 6.85 | 1.02 | 11 | 0.58 |
台企銀 | 2834 | 10.85 | 6.45 | 1 | 11 | 0.72 |
資料來源:CMoney
小資族的後疫情時代
定期定額、逢低加碼
疫情從年初到現在,
台股受到股災的影響已逐漸消失,
股價也從消息面的高低震盪回穩至基本面上,
以上這些體質優良的銀行股,
要是能在股災中撿到便宜,絕對是好事一椿。
但既然股災已趨於穩定,
存股族必須回歸理性的基本面,
以較為機械式的「定期定額」投資,
慢慢地分批買進來積少成多。
當然,若金融業未來再次因為
任何消息而被外資大量賣超,
造成股價下跌,適時「逢低加碼」,
有利於獲得更好的報酬喔。
帶你掌握最新理財資訊👇
本文為CMoney編輯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撰文者:CMoney編輯 / William)
(首圖來源:Google)
(本為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