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開始挑基金前,可依以下四個步驟
我怎麼學習挑選基金的方法呢?
基金和股票就獲利的角度特性是相同的,
都是追求價差及配息的獲利,
而且都是將資金投入交給專業人士操盤,
在股票的領域上,我們針對『公司未來產業的獲利性』
『經營團隊的優劣』、『佈局策略』…等分析
來給予此檔股票評價。基金領域其實也是一樣的,
著重在『基金類型未來獲利性』、『基金公司的優劣』、
及『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策略』。
步驟一 : 選擇投資風格與投資週期
(1) 想賺多少?怎麼獲益?
大部份我遇到的人都會說一個經典的回答 - 『愈多愈好』。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想賺多一點,
但我們換一個角度看。若我想去高雄,要搭什麼車呢,
高鐵?飛機?還是摩托車?不管搭什麼車只要方向對了
理論上都會到,但所需的時間&成本均不同。
基金也是一樣,有的是保守的收益(例如投資級債型基金)
有的是穩定成長型(例全球型或最近的多重收益型)
有的是積極型(例能源型、不動產型)
所以多清楚自己想要的獲益,才不會搭錯車。
(2) 要投資多久?配合景氣循環來挑選標的,比較有效益
這個問題也是很重要,通常買基金的人會說
『就是一直買丫,到賺錢為止』,
這個有一部份是對的,
買基金長期下來帳面上賺錢的機率很高,
主要原因是基金主要是投資一個國家或產業,
『只要國家不滅亡,景氣總是會循環的』,
但另一個角度是錯的,基金還是會上下波動的,
若當你本金已累積到100萬了,一下子跌個30~40%,
或你買在景氣的高峰(歷史高價),
那要賺錢的時間可能會比你想像中更長。
(3) 基金投資有 整筆投資 及 定期定額
通常我都以獵人(整筆投資)& 農夫(定期定額)來做比喻
不同的投資方式,會有不同的情境,
所以也會不同的獲利關鍵(下個步驟來說明)所以,
採用不同的方式投資要有不同的選標的思維。
步驟二 : 決定 定期 或 整筆 投資
農夫(定期定額):就是判斷未來 一年後 會漲的標的
定期定額有兩個重要的概念
(1)定期定額每月只扣款一次 ( 2)景氣循環的概念
以這兩個概念下,又希望預計的定期定額時間結束時,
能有比較高的出場價位,所以通常會建議在
目前扣款的價位比較低的標的(目前績效比較差的標的),
這樣我的買入成本才會低,換個角度未來的獲利機會才會高
定期定額要獲利的不二法則 – 出場價格>平均成本
獵人(整筆投資):就是要判斷未來 一個月 會漲的標的
當你要整筆投資時可能要多一點判斷
是否未來會漲上來的機率,這是要 多著重在國家、
產業未來的潛力或視覺投資技術分析
整筆投資獲利的不二法門 – 賣出價格>買進價格
確定自己的期望報酬、投資區間、投資方式後,
再來可以進入到實務的挑基金階段了。
步驟三 : 選擇基金類型
二個關鍵即為『理念和策略』及『基金經理人』。
基金是透過專業經理人,依照既定的理念和策略,
來幫投資人操盤。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檔基金會投資
什麼區域、標的及投資方法(理念和策略)
基金經理人厲不厲害。
連接: 基金分類的部份 基金管家
步驟四 : 選基金的方法
最後當我們選好了類型後,開始第二階段從同類型中挑一隻好基金。
一般而言,會有兩個角度 – 量化分析、質化分析
(一) 量化分析 從過去基金的績效狀況,
衡量這檔基金的優劣
一般我們常見的基金評比,市場上會有兩大類的基金評比:
(1) 單一的評比:標準差、夏普、貝他值、資訊比率…等這些透過統計
方法來評估投資組合(基金)的狀況。
(2) 國際評比機構:晨星、理柏或是四四三法則也會依一定的參考模組
來對基金做一評估給予評等,也是可以列入參考。
(二) 質化分析 此檔基金投資的區域&產業分配
此為較進階的評估方法,因基金會依照既定的理念及策略來投資,
並每月正常的狀況下會公佈基金的月報,這時Rick會關注兩個部份,
此檔基金投資的區域&產業分配,再透過各區域&產業的Benchmark(基
準指數)去判斷,觀察基金經理人佈局的方面,此部份會需要較多的資
訊&時間,故通常一般投資人較少往這個方向發展。
依上述四階段的評估及學習後,
一定能找到一個比較適合的基金,
也為未來從買一隻基金到建立
一個資產配置(很多基金)打下基礎。
也請給小編一個 讚喔! 讓小編有繼續 撰寫好文章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