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平凡如你我,就算工作的再認真,好像也不能擺脫「社畜」、「窮忙族」的稱號,只能羨慕金字塔頂端的有錢人,然後為了生活苦苦掙扎。其實,只要從戒掉一直滑臉書、IG 的習慣,就能提升「富能量」!
文 / 李亞珊
多數人只看見有錢人富裕的一面,卻忽略坐擁財富的背後,是由累積多年的好習慣所支撐,學習有錢人不做的事,雖然不一定會變成世界首富,卻能讓自身的財務狀況漸入佳境。
有錢人不會做的 5 件事
只要是上班族,一定對近年來興起的「社畜」、「慣老闆」等帶有嘲諷意味的職場用語不陌生,其中「窮忙族」一詞更是許多青年族群的生活寫照,也就是指每天奮力工作所付出的精力卻與薪資不成正比,無法逃脫低薪的牢籠,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金字塔頂端嘆氣。不過還有一些人即使月收入不高,花用金錢的速度卻如同自由落體,不僅沒有存款還可能因此負債,如果想中斷財務的惡性循環,培養新的理財習慣會是關鍵的第一步,以下列出多數有錢人不會做的 5 件事,打造富思維就從今天開始。
第 1 件事:頻繁瀏覽社群媒體
每個人幾乎擁有一支智慧型手機,加上社群媒體多樣性,除了圖文、影音為主的 Facebook、Instagram,還有目前僅限 iOS 用戶使用的音訊社交軟體「Clubhouse」崛起,讓人不知不覺就會花更多時間玩手機。事實上,適當地使用社群媒體有助於紓壓以及與親友維持聯繫,同時也能在這些平台上展現個人獨特性,像是分享食記、穿搭、3C 新品等,但過度黏著卻可能在無意間產生比較心態,而不斷地想花錢添購行頭,此外,為了想加入 Clubhouse,有些人甚至願意花費 1 千至上萬元購買邀請碼,只為能走在潮流尖端。
第 2 件事:抽菸、飲酒過量
自律的富人會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具備健康的體格才能精心地規劃生活、打拼事業,因此,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像是菸、酒和檳榔,較少出現在富人的日常作息中,減少這些物品不僅有益健康也能提高儲蓄力。菸、酒和檳榔同樣適用於「拿鐵因子」,也就是懂得辨別這些習慣性消費是「想要」還是「必要」,累積這些金額用在較有益的支出,像是定期定額投資,未來不但能享有複利的果實,也避免因傷身而須支付醫藥費。
第 3 件事:結交只會享樂的朋友
賺錢後不只要會存錢,預先擬定消費計劃也能增加理財效益,像是為了存到頭期款,會降低一些原有但非必要的消費,例如固定每個月會吃一頓大餐犒賞自己,改成 3 個月 1 次,延遲享樂卻能達成買房目標。此外,如果交到需要時常約吃美食、購物才能保持關係的朋友,不但可能會阻礙到自己的財務目標,長久之下也會對身心靈造成負面影響,除了投資,人際關係也要懂得設立停損,對自身各方面都有助益。
第 4 件事:心情不佳就亂花錢
當遇到工作挫折、投資失利、失戀等狀況而無法控制情緒時,通常也會比較容易提高做任何決策的失誤率,以財務而言,容易點燃「報復性購物」的引線,讓自己的儲蓄帳戶潰堤。有些人或許會藉由購物發洩情緒,等到時間一久,當初絆住自己的事情早已消失殆盡,但卻要繳付瘋狂消費後的信用卡帳單。建議培養健康的紓壓方式,像是運動、閱讀、養植栽等,以此放鬆身心,也不會造成財務負擔。
第 5 件事:只把錢存在銀行
保守型投資人認為,把錢放在銀行是最安全的事,但這樣做不僅可能忽略通膨的問題,處在低利率時代也會讓錢越存越薄,建議儲蓄改用活存利率較高、幾乎每天都會計息的數位帳戶,並將利息持續滾存,養大積蓄。除了運用目前的工作收入來理財,積極地學習適合自己的被動收入,有助於加速達成財務目標。股神巴菲特曾說:「如果沒辦法在睡覺時也能賺錢,就會工作到死去的那一天。」一針見血地指出「被動收入」的重要性。選擇正確的投資方式,當感受到「用錢滾錢」的複利效益時,或許也代表著你離「財務自由」的日子更近了。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冰箱堆滿雜物,卻老喊著我好窮…想富有,先學會有錢人的「斷捨離」3策略!
- 台灣人,窮得只剩下小確幸…比起買新款 iPhone,你更該學會 有錢人愛用的這 5 招!
- 搞錯 2個理財順序,人生貧富大扭轉!他們年紀輕輕晉升 有房一族,中年卻淪 賤賣房產才能度日...
-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窮人用時間換薪水,有錢人用成果換財富?
- 窮人賣肝換薪水,有錢人轉賣商品賺價差... 你不知道的 2 個富人思維,不學起來 注定窮一輩子!
本文由 Money 錢 163 期 授權轉載;掌握最新投資理財資訊,請鎖定 2022 年 7 月號《Money錢》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Xuan;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