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最近,金管會發威了,將對 25 家金融機構展開調查,確認是否對銀髮族大量行銷高風險商品、不當勸誘、資訊不對等、未落實關懷防弊措施。若有嚴重疏失者,將祭以 200 萬到 5,000 萬元罰款。
文 / 林奇芬
金管會為什麼要大舉開鍘?
一定是有許多受害者檢舉,讓主管機關不得不行動。事實上,金融機構存在的銷售弊端行之已久,我身邊也有很多人買了相關商品,等到資產大幅縮水後,才跑來問我該怎麼辦,但往往為時已晚,投資人早就深陷其中,損失難以回復。特別是銀髮族,資產保全遠重於收益,更要小心謹慎。為了避免後續有人掉入陷阱,在這邊提醒投資人,幾個重要理財原則。
原則➊:別迷信高配息,賠掉本金。台灣人最喜歡高配息產品,但長期投資下來會發現,本金怎麼越來越少,原來是拿自己的錢配給自己。其實理財若想要發揮複利效果,就不要選配息產品,而要選累積型。
原則➋:別為了賺利息,賠掉匯差。台灣是境外持有南非幣最多的國家,為什麼?因為南非幣利息最高,成為銀行理專大力推銷的產品。可是持有南非幣計價產品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匯率損失大大超過利息收入!以前也有投資人投資澳幣,最後得到同樣結果。小心,利息越高的貨幣,貶值風險越高。
原則➌:別為了省成本,買手續費後收型基金。買基金手續費很高,因此理專可能會建議你買「手續費後收型基金」,但這類基金每年會多收分銷費,若在約定期限前賣出,還要再收一筆手續費,投資人等於被扒兩層皮,卻毫無所知。還不如直接去基金平台買低手續費基金就好。
原則➍:別買流動性低的產品。一般保險商品通常約定時間較長,如 6 年以上或者更久,對於銀髮族來說,沒有穩定收入之後,資金的流動性更為重要,因此最好不要買約定時間較長的產品。
原則➎:商品無罪,但投資前一定要知道風險。最近金管會大聲疾呼高收益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有風險,提醒銀髮族注意。當然,所有投資都有風險,因此買進前一定要弄清楚商品屬性,同時嚴格控制投資比重,若再加上定期定額進場,相信就可以有效降低風險。
更多買賣股心法,這些好文推薦你>>
- 股票賣了就漲,買了就跌?經濟學家:投資要賺錢,就靠 1 關鍵!
- 找到飆股 就能加快致富?大錯特錯!專家突破盲點:「累積本金」比報酬率 更重要!2作法 增加效率
- 想當主動型投資人,卻只會 ALL IN 台積電?善用「老二投資學」,一年報酬 竟能大贏 133%!?
- 綠能、華映接連下市... 財經作家 股海老牛:危險 3 特徵,台股竟還有 115 檔「隱藏地雷股」!
- 只挑 15 元低價股!蔡明宏大學開始投資,靠 3 關卡篩出「抗跌潛力股」,現在一年賺 7 成
本文由 Money 錢 166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