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因疫情衝擊,全球央行為了復甦史無前例的狂撒幣,造成全球股市過去幾個月大漲,但第 3 季已有轉弱的跡象,展望第 4 季的投資布局,有哪些市場是值得留意,提前準備的呢?財經專家全球股市漲跌主要將取決於 2 大關鍵!
文 / Money錢
全球主要央行為了因應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推出史無前例的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因此今(2021)年全球經濟強勁復甦,但第 3 季已有轉弱的跡象。展望第 4 季的投資布局,金融市場可能因為疫情及貨幣政策轉向出現劇烈震盪。
但由於資金仍豐沛,可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以歐股及美股為首選,產業則以資訊科技及生技醫療為主,債券建議選擇較不受利率影響、有較高息差的高收益債券。此外,考量利差優勢與避險需求,應適度增加美元比重,減持新興市場貨幣。
全球股市大漲大跌 2 大關鍵
全球股市過去幾個月大漲,接下來這一季的表現,主要將取決於兩大關鍵因素。
關鍵 1. 經濟後續成長力道
目前來看,經濟前景處於 40 年來最強勁的成長,但歐、美國家成長動能似乎已見頂,中國經濟動能則已轉弱,製造業衰退拖累服務業,加上中國的產業整改政策,特別是房地產的「史上最嚴監管」,造成極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疫情捲土重來,Delta 變種病毒讓高盛等外資機構,自 7 月起陸續調降全球與美國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值,接續要觀察疫情對第 4 季上市公司獲利的影響。
關鍵 2. 全球央行貨幣政策
各國央行歷經 1 年多寬鬆的貨幣政策後,如今已經出現明顯分化。9 月下旬聯準會(Fed)在 FOMC 會後聲明暗示,將「很快」開始縮減購債,明年可能升息。6 月聯準會公布經濟預測時,過半的官員預期 2023 年會開始升息,如今多數官員認為首度升息將發生在 2022 年。
中國看來即將放寬貨幣政策,美、中兩國央行的政策分歧,可能變得更加顯著。預期歐洲和日本央行,將維持極度寬鬆的政策;新興國家包括巴西、俄羅斯、匈牙利、捷克等國已陸續升息,且其他國家可能跟進。
上述這些變化,有什麼投資意涵呢?
- 首先,要有面對年底前市場動盪加劇的心理準備。
- 再者,美股最輕鬆獲利的「美好時光」已經過去了,加上基期偏高,極有可能引發較大的修正,不過貨幣政策仍將支撐股市。
- 新興市場則承壓較重,主因為疫情持續蔓延、經濟復甦進程受阻,以及可能受到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導致資金撤離的重大衝擊。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股票賣了就漲,買了就跌?經濟學家:投資要賺錢,就靠 1 關鍵!
- 找到飆股 就能加快致富?大錯特錯!專家突破盲點:「累積本金」比報酬率 更重要!2作法 增加效率
- 想當主動型投資人,卻只會 ALL IN 台積電?善用「老二投資學」,一年報酬 竟能大贏 133%!?
- 綠能、華映接連下市... 財經作家 股海老牛:危險 3 特徵,台股竟還有 115 檔「隱藏地雷股」!
- 只挑 15 元低價股!蔡明宏大學開始投資,靠 3 關卡篩出「抗跌潛力股」,現在一年賺 7 成
本文由 Money 錢 169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n;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