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近幾年在市場上掀起了一陣存股風潮,目標都是希望可以領到穩定的配息,來因應日常所需的花費,讓自己早日退休。存股的定義是:長期持有一組好的股票,專注在領股息,除非公司營運衰退,否則不會隨著股價漲跌而賣出。
文 / 艾蜜莉
了解存股的定義之後,很多人蠢蠢欲動想要趕快進行,但可以靠股息退休的人卻不多,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人無法掌握以下 3 個存股的要素。
要素 1:運用閒置資金投入
要準備多少資金比較適合開始投資呢?一般建議備齊 30 萬元左右,這樣比較好做配置,例如:將 30 萬元分散在 5 檔股票,每檔可分得 6 萬元;若是資金太少,只有 10 萬元,1 檔就只能分到 2 萬元,可能連一張股票都買不起。而且投入到股市的錢,必須是閒置資金,假如你想買 1 檔股票 3 萬元,但這筆錢是為下個月的房貸準備的,萬一股票虧損,房貸便繳不出來了,所以拿暫時用不到的錢投資會比較安全。
要素 2:學會拒絕賺快錢
很多人總是做不到定期買進股票並且持有,反而常常在網路上發問:「A 股票漲 3% 了,可以先賣出賺價差嗎?」「我存的 B 股票今天跌了 5%,要不要先停損?」為什麼理解存股的意義之後,還會有這些想賺短線、投機性的問題呢?因為人性就是喜歡賺快錢、尋求刺激,看到隔壁同事今天當沖賺了 2,000 元,你想想自己存 1 張股票,要等 1 年才會發股利,不禁羨慕起同事,於是決定也來玩短線好了,結果就離穩定領股息、早日退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馬拉松要怎麼跑才會到達終點?一定是調整自己的腳程,一步一步邁開,而不
是逞一時之快衝到第一名。
投資也一樣,如果是玩短線,或許今天賺到投機收入,讓你覺得比薪水還多,隔天又繼續下單沖來沖去,但散戶比不上法人的資金,你買多,法人突然大量賣出,股價就跌了,這時候你會損失,又賠了手續費,長期下來,賠的機率遠遠大於贏的機率。但存股不一樣,選一檔好股票,除了衰退之外的因素,有時股價也會下跌,應該趁便宜的時候多買進,等公司發放股利時就能領得比較多。存股就像跑馬拉松,一開始可能會落後,慢慢跑總是能到達終點。
要素 3:累積投資知識
在股市中,法人的資金占了將近 6 成,大量買賣單一股票,都會使股價有較大的波動,若你持有的股票今天突然大跌,也不要慌張,或許是法人買進、賣出在洗盤,只要確認個股不是因為公司衰退而下跌,就可以繼續抱住。有些人在股市賺到一點錢之後,嘗到甜頭,就會容易得意忘形,急於放大自己在股市的部位,開始融資借錢買股票,這樣做十分危險,若是突然大跌,損失的金額就會很多。投資知識還有很多需要學習,了解得越多,對自己的操作就會更有信心。而且存股越早開始越好,一開始資金小沒關係,可以慢慢熟悉市場,隨著薪水、存款增加,再將投資股市的部位放大,就能輕鬆地應對。早些時日投資,就能越早達到財務自由,過著人人稱羨的退休生活!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股票賣了就漲,買了就跌?經濟學家:投資要賺錢,就靠 1 關鍵!
- 找到飆股 就能加快致富?大錯特錯!專家突破盲點:「累積本金」比報酬率 更重要!2作法 增加效率
- 想當主動型投資人,卻只會 ALL IN 台積電?善用「老二投資學」,一年報酬 竟能大贏 133%!?
- 綠能、華映接連下市... 財經作家 股海老牛:危險 3 特徵,台股竟還有 115 檔「隱藏地雷股」!
- 只挑 15 元低價股!蔡明宏大學開始投資,靠 3 關卡篩出「抗跌潛力股」,現在一年賺 7 成
本文由 定存股滾錢術電子版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