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雖然 ETF 相較個股簡單、透明,但還是有許多投資人不知道該怎麼挑一檔適合的 ETF。因為截至 2020 年底,台灣掛牌 ETF 共計 220 檔,種類多元,依據不同的標準來分類,可以分成原型、槓桿型、反向,股票型、債券型等等,但要如何挑選呢?
文 / Money錢
越來越多民眾想要「靠 ETF 養老」,這股趨勢已逐漸超越以往「存股養老」的做法。其實 ETF 的交易方式跟股票一樣,因此存股族並不陌生,但是 ETF 因為是一籃子投資標的,緊跟其追踪的指數,而指數成分股會公告,因此相較個股,ETF 具有簡單、透明、分散風險的特性。
雖然 ETF 相較個股簡單、透明,但還是有許多投資人不知道該怎麼挑一檔適合的 ETF。因為截至 2020 年底,台灣掛牌 ETF 共計 220 檔,種類多元,依據不同的標準來分類,可以分成原型、槓桿型、反向,股票型、債券型、REITs 型、大盤指數型、科技型、政府債、公司債、商品型等,對投資人來說一樣有選擇上的煩惱。
首選大盤指數型 ETF,鎖定美國、台灣
基本上,理財目的不同,選擇的標準就不同。而以存退休金為目的,投資人可以參考 2 原則來挑選。
- 原則 1:以原型 ETF 為主,避開槓桿型與反向型。因為槓桿型與反向型有時間價值遞減的問題,不適合買進並長期持有。
- 原則 2:原型 ETF 中,首選大盤指數型,次選長期趨勢向上的產業指數型。
因為一個市場的強弱比一個產業景氣好壞較易判斷與掌握,在大盤指數型中,依然要挑選長期走勢向上的市場,美股、台股是其中代表。而若投資人本身具有特定產業知識,熟悉該產業的趨勢,也願意承擔較高風險,來追求較快速的資本增長,就可以選擇產業型,以科技指數型 ETF 為代表。
以上述 2 原則為基準,可以進一步根據距離退休時間的遠近來安排,舉例來說,距離退休時間在 15 年以內,建議優選大盤指數型 ETF,例如美國道瓊工業指數 ETF、史坦普(S&P)500 股價指數 ETF 或台股大盤 ETF,而若是距離退休時間在 15 年以上,甚至長達 30、40 年, 則可以挑選科技指數型 ETF,例如全球科技指數型 ETF、那斯達克指數型 ETF 等。
定期定額、零股投資,再次分散風險
當然,資金允許不只買一檔 ETF 時,投資人可以採取資產配置的方式,例如美國、台灣各占 50%,或大盤型 ETF 與科技指數型 ETF 各占 50%,
比例可依個人偏好來調整。
挑選好 ETF 後,實際操作上可採用 2 種方式來操作。一種是利用定期定額方式,一種是利用零股,長時間投資下來具有分散風險與積沙成塔的效果。券商開辦定期定額投資 ETF 已約有 2 年時間,投資人可以在每月固定時間,用固定金額買進台股 ETF,各家券商規定的最低門檻不盡相同,例如某些券商提供單筆最低 1,000 元定期定額,有些則是更高。
盤中零股交易則是在 2020 年 10 月 26 日開放,讓小資族可以更彈性地以零股來買進,以元大台灣 50(0050)股價 123 元為例,若每週買進 10 股來計算,只需 1,230 元,每月資金約需 4,920 元,大多數小資族都能負擔得起。
而為了積極吸引小資族,很多券商提供盤中零股每筆交易手續費最低 1 元的優惠,即手續費不到 1 元時要支付 1 元,不再像以往因為買的股數太少,手續費不到 20 元時還得支付 20 元手續費,現在盤中買零股的成本相對低很多,小資族可多加利用。
更多好文推薦你:
- 金價走勢多空交戰,今年黃金還適合避險嗎?專家:走向要看 ETF規模,1圖表透析趨勢!
- 挑戰 0056 國民 ETF 寶座!散戶瘋搶 4 檔低波動高股息 ETF,這檔除息殖利率近 7%!
- ETF 該選 0050 還是 0056?4大專家完整分析:退休族領配息、年輕人賺價差!
- 退休族注意!別買 0050 ... 這 2 個時間點 買進 0056 賺很大!
- 不要只知道 0056!股災時用 債券ETF做 資產配置,十年也能有 80%報酬率!
本文由 Money錢 2021存股、存ETF賺錢攻略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n;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