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寒風刺骨的冬天,
「就是要吃熱呼呼的麻辣鴨血啊!」
台灣人愛吃麻辣鍋已經不是新聞,如果再加幾塊鴨血,
簡直是人間美味!
不過,女孩在生理期間可別亂吃,
中醫師指出,麻辣鴨血可能會讓月經爆量,
還會嚴重水腫喔!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生理期間易水腫 飲食保持清淡
月經來臨前,體內黃體素濃度上升,
本來就容易導致身體水腫,如果有經前症候群的女生,
水腫程度會更嚴重。
因此,女生在月經前和生理期間,飲食應保持清淡,
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吃太鹹會導致鈉滯留,
水腫的狀況會更加嚴重。
麻辣鴨血又鹹又燥 小心水腫經血爆量
麻辣鴨血雖然好吃,但是,中醫師周宗翰指出,
第一個問題就是太鹹,容易導致水分滯留。
第二個問題出在花椒與中藥材,
如果吃太多容易讓身體變燥熱,
導致中醫所謂的「血熱」,此時月經有可能會爆大量,
甚至接近血崩的狀態。
尤其是長子宮肌瘤或是有子宮內膜異位的患者,
吃麻辣鍋會讓子宮充血發炎更嚴重,
因而刺激腹膜導致痛經,就是所謂的「充血式痛經」。
過多辛辣食物本來就會誘發血熱的狀況,
特別是在子宮容易發炎,或是本身屬於很濕熱的體質,
更容易出現。
濕熱體質多注意 經期別吃麻辣鍋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
如果女生平時容易便祕、嘴破、黃色分泌物、
咽喉乾燥、月經量多且濃稠,就屬於濕熱體質,
月經來時千萬不可以吃麻辣鍋。
經期補血可吃鴨血 多補充煮熟青菜
生理期間的飲食需要多補充鐵質和鈣質,
因此鴨血、紅肉、豬肝、豬心都可考慮適度補充,
但是記得不要添加麻辣、刺激性的調味料。
不過,人體製造紅血球不單純需要鐵質,
還包含蛋白質、葉酸、菸鹼酸,
微量元素銅、鈷及維生素等都是必要的營養素。
因此,周宗翰中醫師提醒,煮熟的青菜要多多攝取,
營養全面而均衡,紅血球製造才能順利。
另外,如果經期容易下肢水腫,建議要避開重鹹食物,
包括零食、煙燻肉類、鹹酥雞等,都要避免食用。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