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罹患癌症的人數逐年增加,治療是一條很長遠的路,即使有健保也需要負擔很多健保沒有給付的費用,保險實支實付的上限也無法負擔這些高額的費用,因此在投保自身、家人的保險時,應該要多注意這些上限及理賠內容的部分,降低突發的重大傷病對於家庭的壓力。
文 / 好險網
根據衛福部 108 年登記資料,台灣每年新發癌症人數有逐年遞增,並且年輕化的趨勢,不過隨著醫療科技越來越發達,因罹患癌症而死亡的人數也逐年下降。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近年也將癌症定義為非傳染的慢性疾病,癌症成為慢性病主因是,以前除了傳統的手術治療、化學或放射線治療外,這幾年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也加入治療行列,使癌症存活率與治癒率提升不少,患者只要能積極配合治療並養成良好的飲食、身體作息、不聽信偏方,並遵照醫囑定期到院檢查,都有機會可以治癒或降低死亡率的。
雖然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不過要對抗這類的重大疾病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即使國人有全民健保做為後盾,患者仍須承擔許多健保沒有給付的費用。
手術治療費不貴,隱藏成本才可觀
例如;資深媒體人陳文茜罹患肺腺癌一期,透過胸腔內視鏡手術來切除肺部的癌細胞,這種手術基本上民眾須自負約 2~3 萬元不等,若要選擇較好的儀器、病房、醫材..自負額就可能會須要 10 萬元以上。
由於這類手術是將肺部的癌細胞切除再做縫合,患者將在手術後產生劇烈的疼痛,陳文茜就形容剛做完手術的那段期間,每一次呼吸都在忍受撕心裂肺的痛。患者必須休養 1~2 個月的時間疼痛才會趨緩,欠缺休養或復健很容易導致肺部塌陷、積水、感染等問題,而這種長時間休養所衍生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容小覷的開銷。
化療放療雖然都有健保給付,自費醫材、藥物也不容小覷
另一個案例則是余天的女兒余苑綺(已改名為余泳澐),她在 2014 年被診斷出罹患直腸癌三期,這些年她為了對抗病魔足足動了 9 次刀、70 次的化療,充分展現求生意志與現代醫療的偉大,而她雖然努力地與癌症對抗,所接受的治療也大部分都有健保給付,可是像住院、標靶藥物、人工血管醫材...等醫療項目,幾乎都是治療過程無法避免的自費成本。余泳澐就曾在一次節目訪談中提到,這幾年僅僅醫療費就高達 400 多萬,可見當我們遇到重大疾病時,沉重的醫療支出絕對是我們不得不考量的環節。
國人實支實付限額偏低,難因應重大疾病的緊急處置
根據 2019 年壽險公會的統計資料,國人的健康險實支實付限額給付主要集中在 10 萬元以下的(46%),其次 10~50 萬(39%)而這些給付限額僅僅要應付重大疾病的新型治療都勉強了,更遑論治療所衍伸的其他費用。可見大部分的民眾對於重大疾病所衍生的費用還不是那麼的了解,普遍都認為只要有投保實支實付保險,保障就已足夠。
重大傷病險是因應重疾休養的緩衝對策
新光人壽於是推出金安心卡重大傷病定期保險,具有一次性給付的特性,只需區域醫院以上認定初次罹患且非屬條款約定除外項目之重大傷病,並取得證明文件即可讓資金一步到位。而且保障涵蓋 22 大項 300 多項需長期治療的重大傷病,並會隨著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最新公告增加涵蓋項目,可轉嫁罹患重大傷病的醫材或緩衝短期停工/停職的潛在風險。
而且新光人壽金安心卡重大傷病定期保險還考量到民眾對於重大傷病無法預期的心理,因此設計,如果都沒有罹患重大傷病,被保險人在保障期間內身故、完全失能或滿期都可領取回所繳保費,是具備壽險功能而且不浪費保障的商品。同時,該商品具有外溢機制,保戶可透過健身運動及有效步數來換取續期保險費折扣,最高可以到 4%。
對這項商品感興趣的民眾可以先透過保單健診了解自身的保障缺口,再依本身的預算規劃合適的保障,降低突發的重大傷病對於家庭所可能產生的衝擊,也確保自己在面臨治療時能有多一點選擇以及休養的空間。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Xuan;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