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買 ETF 發現每一檔的配息方式都不一樣,為什麼 00878 配息是發「平準金」,而 0056 是發放「資本利得」?這兩個又有什麼差別?配息的來源居然是自己的錢嗎?馬上幫你解答!
文 / 陳重銘
我也有在幫小孩存 00878,這次領到的股利中有 25% 是來自於收益平準金,看起來比上一次少了,算是好現象。
甚麼是準金,為何要用平準金,這個要講到 ETF 的配息。
因為 00878 上市以來的表現都不錯,所以配息前會引起投資人的注意跟買進,導致除息前規模變大,也就是來領息的人變多了,這時候就需要用平準金來平衡。
舉例來說,一檔 ETF 的規模是 100 億,然後公告即將配息 6%,那麼基金公司就準備了 6 億的股利來發放。 可是在配息之前投資人紛紛買進,導致規模變大成 120 億,這多出來的 20 億還是要配息給他們,但是之前只有準備了 6 億,分給 120 億變成了 5%,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並不公平啊!平準金就是要讓股利能夠維持在原先公告的 6%,算是有穩定的效果。
那麼平準金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基金公司配發的
股利來源就只有:
- 成分股的股利所得:成分股領到的股利
- 成分股的資本利得:成分股賺到的價差(財產交易所得)
- 你的錢:你自己帶來的錢。
要記住,基金公司是不會自掏腰包的,所以股利的來源成分股產生、或是你的錢。平準金其實就是你自己帶來的錢,可以理解嗎?一樣舉一個例子。
一個風景優美的公園中有 10 個人在一起野餐,因為菜色豐富、香氣四溢,路人紛紛要求 +1,可是人多了之後圓心準備的菜就不夠吃了。所以路人要一起加進來野餐的話,要自己帶便當過來,這樣菜就夠吃、不會被稀釋了。自己帶菜來吃,就是平準金的概念。
股利不會被稀釋
平準金的設計是為了股利夠分,也就是股利不會被稀釋,通常新成立或者是熱門的 ETF,因為投資人不斷的買進,導致規模不斷地變大,就需要平準金來穩定股利發放,才能夠保障長期投資人,領到的股利才不會忽上忽下,像是新成立的 00919 也有平準金的設計。
不過並非所有的 ETF 都有平準金的設計,像是 0056 就會發放「資本利得」,目的一樣是讓股利好看、不被稀釋。其實這個錢也不是基金公司自掏腰包的,所以也不一定比較好,因為都是投資人的錢。
平準金跟資本利得的差別在哪:
一、平準金:
是為了因應規模劇烈變大,所以當 ETF 的規模穩定之後,平準金應該就可以功成身退。平準金是你自己帶來的,所以跟股市漲跌無關。
二、資本利得:
則有可能是因為成分股的配息不佳,例如 0056 去年從長榮、友達領到的息很少,必須要靠資本利得來彌補,2021 年的資本利得比例高達 63%。但是要在股市好的時候,成分股才會賺到資本利得;當股市不好的時候成分股在賠錢,也就沒有資本利得可以發放了!所以資本利得並非想發就可以發,這一點要注意喔。而且 ETF 在發放資本利得時,其實是不斷地將成分股獲利了結,長期下來也是會降低報酬率的。因為 0056 最近幾年都在發資本利得,也就導致報酬率大幅落後 00878 了。
大家都喜歡高配息,但是基金公司不會挑腰包配息給你,所以不管是平準金、資本利得,其實都只是數字遊戲罷了。00878、0056 都是持有 30 檔成分股,但是它們成分股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例如 0056 沒有金融股、有許多的景氣循環股,00878 則是有 9 檔金融股,但是沒有長榮跟陽明。
所以,不要只是看到股利很好,因為股利包含了很多的細節,都只是一些數學遊戲,重點還是看一下長期的報酬率。你的目的是【賺更多】,而不是領更多的股利。如果股利多卻沒有填息、報酬率比較低,其實你拿到股利也是賠上價差,一樣是賠錢的。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由 不敗教主~理財不Buy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圖:shutterstock,非本人僅示意 / 責任編輯:Xuan;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