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如何做好退休規劃?首先必須先知道你該準備多少退休金,若要有適足的退休生活,平均每月最好應準備 3~4 萬元,但在計算該存多少退休金時,還需要考量長壽風險、通貨膨脹和其他醫療長照支出...
文 / Money錢
財務自由從計算退休金缺口開始
你知道如何做好退休規劃嗎?第一步是必須計算你一共需要準備多少退休金。在台灣,一個 65 歲的退休勞工若要有適足的退休生活,平均每月最好應準備 3~4 萬元,若考慮長壽風險,退休期間以 20~25 年計算,不加計通貨膨脹和其他醫療長照支出,每個人至少需要準備 720 萬~1,200 萬元的退休金。
接下來,要幫自己訂定退休理財目標。首先要了解你除了政府及雇主發給的退休金之外,自己還要存多少錢,也就是所謂的退休金缺口。根據勞保統計資料,目前台灣勞工退休後的勞保年金平均每月給付金額約 1.6 萬元,再加上勞退新制,如果只有計算雇主提撥 6%,以平均報酬率 3%~4% 計算,退休時勞退新制每月大約只能領到 6,000~8,000 元,可見勞保加上勞退後,勞工每月退休金合計大約只有 2 萬~2.5 萬元。
考量未來在年金改革下,勞保年金可能會變少,建議勞工最好每月能再額外多準備 1 萬~2 萬元,這樣算起來至少需要再多準備 400 萬~600 萬元退休金。在確定退休金缺口之後,就可以設定你每月可以存多少錢,並依此計算出你的退休投資目標報酬率。
要彌補上述的退休金缺口,建議民眾從 30~35 歲開始每月提撥至少 5,000~8,000 元,透過定期定額基金投資或購買投資型保單的方式進行退休理財,如果長期平均報酬率以 4% 計算,退休時可以存到至少 400 萬~600 萬元,達到彌補退休金缺口的目標。如果報酬率提升到 6%,退休時更可以存到 500 萬~900 萬元,或是可以提早實現財務自由,可見時間複利是降低退休理財成本的最佳利器。
因此,聰明退休理財的最好方法是定期定額投資,而且要做到盡早開始準備、提升投資報酬率。要知道,退休理財是長期投資,因此當市場低點時應該增加提撥、多扣款,才能提升投資報酬率,用最少的成本達到最大效益。但一般人常以為退休投資風險越低越好,所以都用定存或類定存保單來做退休儲蓄,其實這樣是無法抗通膨、抗長壽的。
為了協助台灣民眾輕鬆做好退休規劃,退休基金協會在網站上提供「好命退休計算機」,讓民眾試算退休時可以領到多少退休金,並為民眾量身訂做個人專屬的退休理財計劃,大家可以多多利用喔!
本文精彩內容來自 2022 年 9 月號《 Money 錢》,更多投資理財資訊,請鎖定 2023 年 1 月號《 Money 錢》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ting;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