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投資管道,和永遠不會破產的投資機構,不管你是做甚麼投資都要認清這個事實,如果目前你的雞蛋大多在同一個籃子裡,太多資金放在同一個標的,或是多數資金只在一個券商或機構,最好馬上開始分散風險
文 / 狄驤
下一個雷曼兄弟事件即將到來?
之前市場懷疑可能是下一個雷曼,非常接近破產的瑞信,前日承認近一個半月以來發生 883 億美元的擠兌,這是瑞信史上最大的擠兌事件,導致瑞信的股價跟著創下歷史新低。由此可知,前幾個月 FED 跟瑞士央行進行數十億美元的流動性互換,就是為了拯救瑞信,如果沒有這筆流動性,瑞信有可能已經瀕臨破產。
說真的,對於這種大到不能倒的機構,央行一定會去救,所以瑞信真正破產的機率不高,但如果流動性繼續減少,發生系統性風險,就算瑞信規模大到不能倒,基於財務體質太差,加上投資人信心崩潰繼續擠兌,最終央行也可能救不起來,仍有破產的可能性。
瑞信的狀況猶如各大破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所以說,讀者朋友不用取笑加密貨幣投資者,因為瑞信的狀況和各大加密貨幣交易所破產其實非常相似,差別就在於瑞信還有瑞士央行當靠山而已,破產的可能性還是存在,且在破產之前瑞信高層必然會打太極安撫一般投資人,希望擠兌的情況不要太嚴重,為得就是讓他們有更多時間跑路,與現在加密貨幣交易所高層的狀況如出一轍。當然,幾乎不受監管,只是熱錢築基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破產機率更高一點,但不管機率多高,讀者朋友只要碰到一次,就是半輩子或一輩子的血汗錢丟到水溝。
沒有絕對安全的投資管道
因此,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投資管道,和永遠不會破產的投資機構,不管你是做甚麼投資都要認清這個事實,如果目前你的雞蛋大多在同一個籃子裡,太多資金放在同一個標的,或是多數資金只在一個券商或機構,最好馬上開始分散風險。
分別於不同券商下單,有效分散銀行倒閉的風險
我雖然還沒有遇過券商或投資機構倒閉,但在投資生涯中常碰到券商看盤軟體掛點,或是交易員請假,這都會嚴重影響到當天的交易狀況,如果是碰到股災,券商那邊又發生問題,就等於我完全沒有跑的機會,只能任憑被收割,所以被單一券商教訓過後,我就不會只在一家券商下單,這就是分散風險的做法,讀者朋友不要嫌麻煩,謹慎有時真的可以救你一命。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產業趨勢、營收盈虧,市場雜訊多!與其亂跟風,不如靠 5 招揪出有用資訊!
- 分散風險、穩定獲利4方法!小資女艾蜜莉:是否停損,就看2關鍵…
- 存股族如何用 ETF 分散風險?台股多空 拉鋸戰開打!陳重銘:搭配 2 類 ETF 安度股災
- 「德國股神」科老:股市是狗、經濟是主人!搞懂總經,擺脫每天盯盤 瞎忙人生!
本文由 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鄭丞偉;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