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不理性的思維
財富不會留在你身邊
許多人都想要做好理財,
但實際上多數人都屬於懊悔一族,
理財成效不太好。
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人都是不理性的,
而這個不理性的思維,讓我們做出錯誤決定,
與財富越來越遠。
如果可以破除以下五個不理性的行為,
財富就會留在你身邊。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廣告)
許多知識、方法,
我們都知道,但卻都做不到。
最新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理查賽勒,
主要是研究行為經濟學,
他獲獎也顯示投資人行為研究已經成為重要課題。
過去有句話說,「知難行易」,
但事實卻是「知易行難」,
許多知識、方法,我們都知道,
但卻都做不到。
以下是一般人常見的不理性行為,
如果可以做適度調整,
成為小富翁、小富婆應該不難。
以下五個不理性的行為
不理性一,打折消費,是賺到還是虧到。
百貨公司週年慶來了,
許多人都急著去搶購周年慶特商品,
認為買到就賺到,可以省下很多錢。
但其實搶購回來的東西,真的是需要的嗎?
有些產品可能一整年都用不到,
因為促銷活動反而增加了更多消費。
簡單破解法:
不閱讀周年慶促銷活動DM,
每次只買需要的產品與數量。
不理性二,花錢較容易,存錢較難。
許多薪水族都說,沒有錢可以存。
但事實上,每天早上一杯咖啡,
常常與朋友聚餐、唱KTV,
不知不覺中花掉的金錢,
累積下來其實也很可觀。
大多數人認為,
100 元、500 元以下消費是小錢,
不需要考慮就可花用,
但若想到存錢至少要 3000元、5000元,
因為金額較大,覺得難以達成,
乾脆就放棄了。
簡單破解法:
每個月領薪水後,
直接將薪水 20% 轉至另一個帳戶,
或是採取定時定額扣款投資基金,
錢自動轉進儲蓄帳戶,
也可降低消費金額。
不理性三,賺錢快跑,賠錢死抱。
根據對青年人理財調查,
投資人最害怕的事情是虧損。
但真實的理財行為卻是,
大多數人只要獲利可達 5%、10%,
都很樂意出場。但若虧損超過 10%、20%,
卻是選擇繼續抱著,
期待未來某一天可以解套。
這個行為的結果就是,
只能賺小錢但卻會虧大錢,
甚至長期套牢難以翻身。
簡單破解法:
重新設定停損停利區間,
停損設在 5% 到 10% 之間,
停利設在 10% 到 20% 以上。
停損降低、停利提高,多賺少賠,
長期才可能增加獲利。
不理性四,想短線獲利,少做長期計劃。
根據統計,
一年中最有波動行情的日子不超過 10%,
若是錯過這幾天,一整年交易都不容易賺錢。
但是,想要抓住這幾天大行情其實是很難的,
所以大多數人只是追高殺低,
獲利機率大幅降低。
簡單破解法:
不猜測市場高低點,
用分散買進、紀律投資,
來降低市場波動風險。
理財重點放在長期理財計劃,
例如若 1 年存 20 萬、30 萬,
10 年可存多少錢。
不理性五,想要找飆股,卻總是買到賠錢貨。
大多數人都想要打聽明牌,
尋找可以快速獲利的股票或投資標的,
但是,資訊落差是散戶最大弱點,
幾乎不可能拿到第一手消息,
反而都是最後一手,
買到大戶要拋售出場的股票。
簡單破解法:
找飆股是投資高手與大戶,才能做到的事,
一般投資人可遇不可求。
與其猜明牌,
不如選穩定獲利的績優股長期投資,
或是用 ETF、股票基金,買進一籃子股票,
不僅省時省力,最重要的是,
投資勝率可大幅提高。
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勒說,
他覺得現在的市場處在高風險中,
但投資人情緒指數 VIX 指數,
卻是低恐慌、低波動狀態。
他說,他也看不懂投資人是怎麼想的。
如果,投資人的行為總是不理性,
你應該先戒除前面五大不理性行為,
財富才不會擦身而過,假以時日,
你會是下一個小富翁、小富婆。
消除前面五大不理性行為
財富不會擦身而過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歡迎加入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林奇芬相關著作新書
「窮人追漲跌,富人看趨勢---投資前你一定要懂的10個指標」
想破解更多買基金迷思
就要下載基金機器人 A 寶
用A寶買基金
安卓下載 https://cmy.tw/005o7Y
IOS下載 https://cmy.tw/005poj
本文由 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