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財經媒體關注巴菲特的選股能力,
卻忽略了他在其他資產運用能力和獲利,
大眾關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
有時候只佔了波克夏市值的25%,
卻沒有關注另外75%的比重。
這75%的資金配置在哪裡,
絕對會是喜歡巴菲特管理運作的投資人,
最想進一步關切與了解的事情。
繼續看下去....
《台股價值站 ─ 專業投資人必備股票App》
股票投資只佔波克夏25%資產
當問到巴菲特的公司,
波克夏主業是什麼?
多數人第一個會想到的是股票操盤,
因為巴菲特擁有可口可樂、美國運通、
蓋可(Geico)、保險公司等股票。
長期持有這些股票,
替巴菲特帶來了巨富,
多數財經報導也都是強調,
他在選股方面的能力,
所以有這樣的認知並不為過。
第二個看法是波克夏是一間控股公司,
因為旗下除了股票上市公司外,
還擁有包羅萬象的中小型企業,
例如珠寶店、冰淇淋店、家具店、
磚塊、地毯……日常生活用到的,應有盡有。
投資公債 獲利同樣驚人
巴菲特為什麼要把他的資本分散在這些資產?
在固定收益方面表現如何?
我們先來看看,
他在公債這項固定收益的操作績效:
華盛頓公共電力系統公司
1983年巴菲特購買了,
華盛頓公共電力系統公司,
當時該公司有2座未完成的核能反應爐,
累積高達25億美元的債券無法償還,
拖累了原先穩定的工程,
造成債券暴跌,
大約損失60%的價值,
公債殖利率飆高到15~17%,
1年半後波克夏公司,
持有1億3千萬美元該公司公債,
脫手時價格漲了一倍,獲利驚人。
RJR Nabsico 納貝斯克食品公司
1990年代末期,
金融市場多了新的投資工具,
有人稱之為垃圾債券(Junk Bond),
金融界正式稱呼是高收益債券(High Yield)。
納貝斯克公司總部,
辦公室就蓋在小山坡上,
看起來挺不起眼的,
每次有人經過都誤以為,
是一個高爾夫球場。
1989年末和1990年時,
垃圾債券在市場形同棄嬰,
巴菲特在這時候進場了,
買進納貝斯克4.45億美元的債券,
大家好奇為什麼?
他認為納斯貝克當時的殖利率高達14.4%,
價格又被拉低,隱藏了獲利良機。
不久納貝斯克宣布以票面價格買回多數債券,
結果2年時間不到,
價格上漲了34%,
獲利完全不輸巴菲特投資股票的表現。
資產配置是巴菲特的投資智慧
除了這些公債外,
巴菲特也投資一些可轉換優先股,
是兼具股票和債券兩種性質的混合債券。
可轉換優先股提供比普通股較高的股利,
因此保護了股價下跌的風險。
在普通股快速上漲時,
可以將它轉換成普通股。
雖然獲利會略低於一般普通股,
卻提供了「進可攻,退可守」的保護機制。
不過,在巴菲特眼中,
優先股的真正價值,
還是在「固定收益」這一塊。
巴菲特在公債、可轉換優先股的投資上,
獲利也都非常驚人,
2002~2003年巴菲特將大部分資金,
轉入固定收益的資產,
而且獲利完全不亞於,
巴菲特在其他資產上的投資,
這顯示出,不同的資產配置,
都可以有亮眼的投資表現。
巴菲特「價值投資」的真諦
巴菲特的投資化繁為簡,
他挑選股票和公債的思考著眼點,
基本上是一致的,
也就是從「投資價值」的角度切入,
如果這家企業可以解決債務危機,
而且價格達到他的安全空間時,
就用購買企業的概念買進。
不管是個別股票或個別債券,
波動度都遠高於整個市場,
帶來的績效也相對驚人,
這需要專業能力和商業敏感度去判斷,
對於多數人來說不適合,
這卻是巴菲特的強項。
這也是他一再強調的,
不注重個別股票和債券的挑選,
卻能讓不同資產帶來更大的效益。
本文擷取自:
作者:闕又上 出版社:金尉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在這本書中,推薦給大家!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本書籍內容,詳見原書籍。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
延伸閱讀:《如果巴菲特是台灣人,他會買這 21 檔定存股》網路斷貨:請直接去超商、書局購買!
延伸閱讀: 存股族必看!財務指標不重要,巴菲特首重 5 鐵則:立刻辨識企業有無護城河 ...
延伸閱讀: 如果巴菲特是台灣人,很可能買這 21 檔:年賺 19.1% 不敗神話!揭密股神的 7 大選股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