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話
內容是說:
「今天你踏進一家書店
走進醫學書籍區找到幾本腦外科手術書
你不會相信自己看完一個禮拜之後
就可以幫病人開腦動手術吧?
如果不行你憑什麼覺得
投資股票 可以看完幾本書 / 幾堂課 就戰勝市場?」
我覺得這段話很有意思
整件事情一看就知道不合邏輯
但是只要能跟 賺錢 搭上邊
沒邏輯好像也沒關係
這就像是有人曾經跟你講
只要股價在低檔 KD黃金交叉 時買進
高檔 KD 死亡交叉時賣出
這樣就能夠賺到一大段飆漲的行情
很多投資人一聽實在心動
確認也沒確認就直接跳下去做
最後普遍賠錢收場
試問,如果投資賺錢真的這麼簡單
誰還窮呢 ?
繼續看下去 ...
一、先找出適合自己的交易週期
固定下來後,未來才能做檢討
我認為,要讓自己交易穩定下來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做起來舒服的 持倉時間 是多長
先把這件事情固定下來
再去研究這個領域中的各種不同應變方法
才會慢慢找到解答
這就跟做研究一樣
得先挑一個自己喜歡的題目固定下來
才能研究得更多、更深
- 有些人要上班不能看盤
短線操作波動太大可能不適合他
還是研究怎樣可以波段操作不看盤好
- 有些人白天可以看盤
只要有能力,要做波段、短線、當沖都可以
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手法
固定交易手法穩定後
做自己擅長的行情即可,別想把把賺
老船長自己在股市中操作已經接近 5 年了
前面 3 年每年都虧錢
直到 2017 年遇見貴人提點開竅
第 4 年開始才勉強讓年損益兩平 不賺不賠
一開始我跟各位一樣
認為只要學會越多交易手法
就能夠賺越多
但學的越多,用的越雜
每種方法都操作
到最後反而不知道該怎麼檢討
一直原地打轉
2017 年那時台股還是大多頭
我的恩師帶著船長從 月波段 開始做股票
一整年下來我固定只用一種手法來操作
我讓自己歸零,買進股票後沒有出場訊號就乖乖抱著
這樣來回經過數次多空循環後
才對於市場運作的模式有了一些了解
『 原來,股票有分成大大小小的趨勢阿,只要抓住自己擅長判斷的部分就可以了!』
二、要不斷地檢討失敗原因
在這過程中
我每次賠錢我都會檢討原因
最後發現自己有幾個散戶問題
1. 獲利部位抱不住
2. 強勢股不敢追
3. 很多靠感覺進出
透過不斷的檢討,把不對的觀念改掉
漸漸地我知道什麼時間點出手 勝率高
什麼時間點出手 會讓自己重傷
也因此風險控管開始越做越好
自己從大賠 > 小賠 > 至今已開始賺
三、紀錄各種盤勢的應對策略
除此之外
我也將各個不同階段的盤勢經驗紀錄起來
簡單分成 4 種
1. 多頭趨勢
2. 多頭盤整
3. 空頭趨勢
4. 空頭盤整
當未來再次遇到這個階段時
我才知道應該怎樣操作比較好
這就是我能繼續存活在市場上的原因
至今回想起來
真的很感謝當初恩師的教導
今天寫這篇文章
目的是把這份精神傳承給各位讀者
也算是做完今年的功德了。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囉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歡迎按『 讚 』追蹤我的粉絲團
老船長帶你股海不迷路
另外再分享幾篇之前寫過的好文章:
1. 『高勝率選股 ≠ 會賺錢』獲利的關鍵其實是 ... 原來答案這麼簡單!
2. 檢討對帳單的重要性
【提醒: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投資人請自行判斷並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