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小哥是誰 ?
Money錢雜誌的固定配合作者-權證小哥
過去與大家一樣
是個默默無名的小散戶
退伍後開始學習投資
在股海中歷經萬滔波折
從股票到期貨到權證,投資什麼賠什麼
人生歷經了 3 度破產,賠光積蓄
但在手中剩 10 萬元的時候,
再次進入權證市場
機運 + 偶然發現致富方法
讓 10 萬元變成千萬!
是怎麼辦到的 ?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從股票、期貨、權證
3度賠光所有積蓄 200 萬
第 1 次歸零
初入股市,慘賠一桶金
他剛踏入股市時
拿出這幾年上班的錢,還動用老婆的積蓄
準備好要大展身手一番
但是 2000 年千囍年的網路泡沫破滅
那時候買進的股票全數套牢
天真地以為
只要股票沒賣前都不算賠錢
最後計算賠了將近一百萬
把辛苦賺的錢和老婆的私房錢都賠進去了
腦中滿是「早知道...」
第 2 次歸零
挑戰期貨,期貨被斷頭
因為不服輸,第二次進場,
心想:「股票不行,那就試試期貨。」
期貨損益速度很快,
當時候心理素質並不好,
看錯方向就凹單,常常賺小賠大
幾個月後賠了 50 萬元
而這 50 萬是他參加標會先拿到的錢
賠掉借來的錢,比上次更慘 ...
第 3 次歸零
進入權證,再度吃了歸零膏
既然股票、期貨都行不通,
他就想再試試看別種商品。
無意間到書店閒逛,看到「權證」,
書上說 小資金以小搏大、高槓桿操作,
決定來試試。
但大多數的書上,
只有介紹滿滿的優點,比較少告訴你風險
那時候懂一點點就直接操作了
以為權證可以放長,但不知道時間慢慢損失
直到後來權證價值歸零了....
又再吃了 50 萬的龜苓膏了。
一直到 2007 年,也就是金融海嘯的前一年,
當時全球股市走大多頭,電子股常常開盤漲停鎖死。
他想這時應該是玩權證的好機會,又把存下的薪水拿來玩。
果然當年的前 7 個月,
不但把賠掉的 200 萬元賺回來,又多賺了 200 萬元,
是他進權證「賭」場之後的第一個高峰。
只可惜隔月美國爆發次貸風暴,
台股加權指數開始下殺,
他的資產也跟著直線下墜。
一直到雷曼兄弟倒閉、全球股市重挫趕底時,
之前賺的幾乎賠光,2008 年 11 月,
身上只剩下 10 萬元。
思考如何再站起來,而不放棄
再次從 10 萬到 1,000 萬
但就在台股加權指數跌到 4,000 點時,
看到證交所宣布將在隔年(2009 年 1 月 6 日)實施權證造市新制。
被券商坑走很多血汗錢的他,
決心要認真開始玩權證,來個絕地大反攻!
那時一開盤就選定強勢股,
挑槓桿倍數高、券商造市積極的權證來買,
因為沒辦法盯盤,有時開個會回來,哇!怎麼又賺了50萬元。
因為指數基期低,個股常常盤中急拉收漲停,隔天又開漲停,
所以他常去買快要漲停股票的權證。
通常隔天還是會開高,
股票漲 5%~6%,權證大概就賺 20%~50%。
我要跟我的前同事說:我 真 的 沒 中 樂 透 !
2009 年 4 月 30 日,
媒體大篇幅報導中國移動要入股遠傳電信(4904),
台股連續 2 天跳空漲停。
我記得很清楚,在這事發生後幾天,
我「人生獲利」第一次達到 8 位數,
距離我用 10 萬元本錢決心要好好玩權證開始,僅 7 個月時間。
一直到現在,我的資產仍向上累積中。
也許是幸運,
一邊是台股加權指數從 3,955 點反彈的大多頭,
一邊是權證造市新制上路,
就像一對翅膀載著我的財富起飛。
在股市中生存下來
小哥在碰到困難,思考如何過難關
並且利用權證逆轉自己的人生
他可以做到,我們也能做到!
小哥有個夢想
幫助權證市場達到正向循環
權證市場有正向循環的話
投資人只要看對股票走勢,就能賺錢
而不是常常把本金輸光畢業
只要愈來愈多人能在權證市場存活
券商靠著收取合理適當的費用也能夠生存
雙方能把餅一起做大,大家都可以獲利
因為破產過,希望投資人能少走冤枉路
因為小哥曾 3 度破產過
也發現黑心券商的惡行
不希望投資人走他之前走過的冤枉路,
因此小哥為了實現夢想
開始用下列方法...
2.辦理講座課程
3.出書
為的就是要教投資人
如何看對股票走勢
學習一套讓自己穩定的獲利方法
使權證市場能正向循環
為什麼小哥有高達 7 萬粉絲數追蹤 ?
有 7 萬多股民追隨
那麼多人跟隨小哥
原因是...
1.小哥每天會發表權證認購認售表
這個權證主力收購表清單,
是由小哥自行製作,事他每天必看的資訊,
小哥會利用這些標的去做當沖
PO 出來的標的
不管做多、做空,都有方法賺錢!
如下圖,這是某天小哥當沖的對帳單
2. 直播資訊
每個月會有幾次免費線上直播
小哥會利用直播的方式
教大家操作方法以及標的的選擇
減少盲目摸索的時間,重點是 直播課程免費 !
★ 過去直播回顧 > 地板股短線權證策略
3.互相討論,相互成長
大家教學相長
社團裡面有許多人
大家可以提出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
看看他的問題是不是你也有問題
或是有學長姊會分享自己的投資心得
來學習自己適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