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CMoney 編輯部自製 ) 作者:股海老牛
研究股票價格不是一門科學,
而是一項哲學
2018 年熱門文章
使用基本的財務指標所選出
現金殖利率會超過 7% 的個股,
經統計後清單中報酬率最高前三名為
華祺 (48.7%)、根基 (45.6%) 與堡達 (35.7%);
報酬率最差的前三名為被收購而下市的
帛漢 (-38.1%)、茂訊 (-22.4%) 與大億 (-19.7%)。
在大賺小賠的情況下,
投資組合之平均現金殖利率高達 7.8%,
而整體投資組合的報酬率
平均恰好也為 7.8%,
相對已高於大盤的 1.5% 報酬率。
今年我們也採用同樣的選股策略
找出 13 檔 7% 高殖利率個股,
作為 2019 年的高殖利率
成長及價值兼具定存股清單,
建議各位投資朋友
利用選股結果來建立專屬的投資組合。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十年一遇的大行情
2018年是大家所認為的經濟十年大循環,
台股上萬點維持一年多,
因國內外的各項因素影響
也讓台股萬點鐵板的支撐區
轉變成鍋蓋的壓力點。
也在 2018 年火紅的挖礦概念股及
被動元件等熱門概念股雙雙殞落後,
所帶來的效應是中小型股幾近掛點,
OTC 率先陷入熊市;
外部則是中美貿易戰及美債殖利率上升
對股市的致命性打擊,也讓大盤走向熊市。
理所當然地受到利空襲擊的不止是台灣,
全球許多市場都出現了大幅回檔,
連大陸的上證指數更是跌破十年線支撐。
此時究竟是個機會還是等撿更便宜,
是值得價值型投資人深思的問題,
老牛仍建議各位投資朋友「抱緊處理」,
切勿忽來變去,多空都想操作!
2019 存股清單 選股策略:
1. 去年 EPS > 1 元:
過去賺取足夠的獲利來發放給股東。
2. 前三季盈餘較去年成長:
盈餘成長有機會帶動股利給越多。
3. 近兩年盈餘發放率
介於 70%~100% 之間:
公司願意將盈餘分享給股東,
但也不可過度發放。
4. 本益比 < 12 倍:
盡量挑選便宜的股票。
5. 股價 < 合理價:
合理價是過去五年平均現金股利* 20 倍,
小於合理價代表目前為低於平均價值。
6. 預估殖利率
介於 7~15% 之間:
我們目標是大於7%的高殖利率,
但也要避開過於誇張的公司。
選股結果總共為 13 家分別如下表所示:
(圖 / 股海老牛授權,製表時間 2018/12/3 )
備註:
1.本益比 = 股價 / 近四季 EPS
2.預估股利 = 近四季 EPS * 近兩年平均現金股利發放率
3.預估殖利率 = 預估股利 / 股價
4.便宜價 = 近五年平均現金股利 * 16
5.合理價 = 近五年平均現金股利 * 20
選股結果分析
如果有看
《2018 年 7% 高殖利率定存股,搶先抱緊處理!》的朋友
會發現到 2019 年的選股清單
出現了 3 位老朋友,分別為
英業達 (2356)、根基 (2546) 及堡達 (3537) 這三家公司,
可能的原因有二:
一、股價下跌偏離真正價值
二、或獲利持續成長股價
顯得便宜所以被選入清單中
這兩種投資邏輯分別是
成長型投資及價值型投資的不同。
英業達 (2356) 就屬於價值投資股,
今年最高來到 28.15 元,
但近期第三季財報公布
因為匯損過多使得獲利降低,
股價也連帶跌入波段谷底。
不過去年是在 22.15 元時推薦的,
經過一年後股價變成 22.7 元,
加上拿現金股利 1.65 元 (換算殖利率為 7.4%),
報酬率還是有 9.9%。
以預估明年股利 1.7 元及目前的股價換算,
英業達目前還是算相當便宜的價格。
而根基 (2546) 就屬於價值成長股,
連續三年持續成長
加上今年預估獲利成長 20%。
去年是在 19 元時推薦的,
經過一年後股價變成 25.5 元,
加上拿現金股利 2.16 元(換算殖利率為 11.4%),
報酬率達 45.6%。
預估明年會發 2.6 元股利
而目前股價來說屬於合理價格,
因為成長股屬於:
獲利成長→股利成長→股價成長的正向循環,
所以可以獲取價差的機會較高
但風險也會略高,
投資朋友們可以自行評估
自己的風險屬性來挑選專屬自己的投資組合。
領了股利要繳稅
還會賠了價差?!
總是有人會說買高殖利率股票不好,
領了股利會賠了價差,更要被扣稅,
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三分,
因為去年的 19 檔 7% 高殖利率股中
的確有 6 檔股票表現是虧損的。
但整體來看其餘的 13 檔股票表現
除了能夠彌補虧損外,
還拉高了投資報酬率,
其實就是大賺小賠的投資組合。
投資人只要透過每季追蹤公司財報表現
適時調整投資組合,
也能夠輕鬆避開那些獲利逐漸衰退的公司,
在股災來臨前躲過大幅虧損的可能性。
高殖利率加上營運優良的公司
在經濟不景氣時仍是相對抗跌的!
(圖 / 股海老牛授權 )
解析股市心理學
上次拿出數據
與各位探討「股市安心統計學」,
相信都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更能執行「抱緊處理」的心法;
而股票價格並不是一門科學,
不能完全靠財報數據就能推算出其價格趨勢,
股價的變化有部分是受到投資人的心態所影響。
接著讓我們從股市心理學來切入除息前及除息後,
探討為何高殖利率股票為何如此吸引人。
公司除息前:
除息前,公司在股東會上
宣布發放高現金股利
除可代表公司在財務面的健全外,
也是告訴投資人對於未來營運的正面訊息。
這個股利訊號
讓投資人浮出了「一鳥在手」的心態,
希望能先拿到高額股利來累積未來的資產,
所以宣告高股利或高殖利率
會對股價有正面的刺激效果,
在還沒拿到股息前就先激勵股價上漲。
公司除息後:
而在除息後,因為公司所發放的股利愈多,
除息後的價格相對愈低,
會使投資人有股價偏低的感覺
而吸引眾多買盤,
因而造成高殖利率股票,
在除息後股價上漲出現超額報酬。
尤其是績優的公司在除權息當天,
常常會出現上漲填息效應。
綜合以上,高殖利率股
具有股利及價差兩頭賺的特性
即便是在多頭似即將結束,
面臨經濟可能不景氣的未來,
高殖利率股仍然有著高防禦性的價值,
絕對是投資人首選中的首選。
老牛總結
一、我們利用幾項財務指標
找出 13 檔 7% 高殖利率個股
作為 2019 年的高殖利率
成長及價值兼具定存股清單。
投資朋友們也可以
依照自己的風險屬性來打造專屬的投資組合。
二、影響公司股價的因素甚多
不只是公司營運的內部因素影響,
更會受到外部因素的挑戰。
仍建議投資人在評估投資決策時,
除了參考股利政策外,
也需將公司體質、法人籌碼、
未來展望…等變數納入考量。
三、老牛都會在每篇文章中
加上投資關鍵秘訣,
希望給大家的不只是能獲利的肥美大魚,
也有根釣竿讓各位學習價值投資的心法。
本次因篇幅關係
有關「解析股市心理學」的部份僅占一小部份,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賺錢再自然不過》
這本股市心理學經典書籍,
裡頭有更多股市心理探討及案例哦!
***本文所提之個股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投資建議***
本文獲作者《股海老牛》授權轉載,
歡迎投資人一起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