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股進入除權息旺季
步出「五窮六絕」淡季
每年的除權息旺季
最興高采烈的不外乎為存股族
因為他們正在領取投資的「獎金」
如果存對高成長的公司
就有機會價差、股利雙頭賺
然而有一群人專門賺除權息的「價差」
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群人如何賺「事件交易」行情
快來一起看看吧 !
以下本文繼續...
如何賺取價差?
投資人挑選出兩種容易造成買氣上升的股票類型
進而從中賺取「價差」
至於是哪兩種類型股票
上週文章已有提過,本文再次複習
1.大股東為了避稅先賣股票,除權息當天買回
有些股東為了逃避高額的稅賦
會再除權息前先行賣出,等除權息當天再買回來
因而容易造成股價推升 !
2.股價看起來變便宜,買氣上升!
除權息當天會以除完價格開出
加上許多歷年有連續填息行情,於是跟著買進
造成一股推升力量
小哥挑出今年第一檔股票
出現除權息行情的GIS-KY(6456)
小哥名言:「獲利的祕訣不是憑運氣,
是對數字的敏銳分析。」
想搭上除權息行情就必須找出有機會上漲的股票
至於又沒有行情則不能憑感覺操作
因此我們藉由歷史數據推測未來上漲的機率
GIS-KY(6456)過去三年當日上漲機率100%
小哥也在籌碼上觀察到除息前的變化
果不其然在除權當天如期上漲 !
從哪邊找出有行情的股票?
打開「權證小哥 - 個股事件行情大解密」
1.查看「股票」
2.選擇「事件:除息日」
3.查看「上漲機率」高的股票
當天上漲機率高我就適合參與嗎?
答:「不一定 !」
每年的重頭戲往往少不了台積電(2330)
體質等各方面總為台股的焦點
從歷史數據而言投資人往往會在前三天搶先布局
到了除息當天往往已經短線漲多了
當天上漲力道容易不足
對於作價差的投資人來說
不一定要抱到除權息「後」
只要找出有機會出現行情的個股
在從大數據中判別投資人都提前幾天進場
只要在他們進場前先行布局
就有機會享受後面追價投資人的抬轎
有操作優勢的「權證」和「股票期貨」
也有「不適合」的時候
這檔橘子(6180)在歷史數據中有不錯的行情
今天除息日也確實走出將近3%的漲幅
但許多想作價差的投資人未必能夠賺到錢
原因有兩個
一、無發行股期
這檔標的並無發行股票期貨
故無法用股票期貨參與。
二、權證價格已失真
這次橘子(6180)的認購權證僅發行兩檔
從小哥的挑選權證小幫手就可以看出來
這兩檔都已經屬於「深度價外」
深度價外的權證容易被券商調整隱波修理
造成股價漲權證不漲的問題
接著是兩檔流通比皆已達100%
當權證售罄發行商可以不報價
剩下就是投資人與投資人間的交易
並且價格早已在除息前失真
隱含波動率也早早就被追高
就好像市價10元的報紙你用了50元去買
當沒有更瘋狂的追價者出現時
你的權證最後只能賣回正常的價格
雖然股價如期上漲但權證價格遠遠超出合理價
最終只能認賠出場
因此在選擇商品參與除權息前細節都得顧慮到才不容易吃虧
最後附上本周除息15檔
快速結論:
僅提供歷史數據協助判斷漲跌幅機率
並非獲利保證,投資人得自負盈虧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