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確診、
死亡病例頻傳,造成人心惶惶,
抗病防疫的關鍵,除了正確洗手戴口罩外,
更要「均衡飲食」顧好免疫力。
到底該怎麼吃出免疫力?
董氏基金會建議,
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每一類食物多樣化,
一天吃的食物種類要達到 15 種以上,
不含零食、糖果、飲料等,
並要避免只攝取某一類食物或加工食品。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抗病防疫先顧好免疫!
董氏基金會建議,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每一類食物多樣化,
一天吃的食物種類要達到 15 種以上。
研究:均衡飲食是增強免疫力最務實的方式之一
根據英國肯特大學 2016 年發表於
《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期刊
的研究指出,均衡飲食是增強免疫力
並降低感染風險最務實的方式之一。
對於銀髮族來說,
均衡多樣化攝取六大類食物不僅與免疫力相關,
多項國內外研究亦指出,
飲食多樣化對銀髮族的好處還有許多好處,
包括:營養素的攝取量越高!死亡風險越低!
憂鬱傾向較低!記憶力、判斷力、
表達和理解等認知功能較佳,可預防失智!
均衡飲食指六大類食物都攝取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
雖然許多人都聽過「均衡飲食」原則,
但卻常常誤解而吃錯!
「均衡飲食」是指六大類食物都要攝取、
每一類食物多樣化攝取不同的食材,
但零食、糖果、飲料等較不健康的食品
所含營養素很少就不能算在六大類食物裡。
舉例:如果一天中只有吃含多種蔬菜的沙拉,
並不算是均衡飲食,
因為只攝取到蔬菜一類食物;
同種食物但不同烹調方式
或調味也不算是食物多樣化,
例如炒豬肉絲、咖哩豬肉或經過加工的香腸、
熱狗、貢丸只能算成 1 種食物;
也要避免為了攝取多樣化而獲得更多熱量。
2004 年國防大學臺灣對銀髮族飲食的研究發現,
飲食越多樣化,
除了可以攝取到各種不同的營養素之外,
營養素的攝取量也越高。
2011 年國衛院研究指出,
飲食越多樣化,死亡風險越低。
2009 年日本京都大學針對
689 位 65 歲以上銀髮族的研究發現,
飲食越多樣,憂鬱的傾向越低。
2016 年日本國民長壽科學研究所的
老化縱向研究 570 位 60-81 歲的銀髮族顯示,
飲食較多樣化的銀髮族,
其記憶力、判斷力、表達
和理解等認知功能較佳,可預防失智。
逾 8 成銀髮族
一天吃的食物未達 15 種
許惠玉強調,但是 2017 年
《臺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研究指出,
國內有高達 8 成 7 的銀髮族
一天吃的食物種類未達到 15 種。
最新國民營養調查也發現銀髮族:
鈣、維生素E、維生素 D、鋅及
鎂攝取不足的比率達 5~7 成。
現代人雖然常吃得很富足,
卻熱量過剩、不營養、不均衡!
董氏基金會呼籲,應注重飲食多樣化,
以避免營養素缺乏,並獲得較多的蛋白質、
維生素及礦物質,除預防失智,有助身心健康,
更在平日就打好身體抵抗力基礎。
對抗武漢肺炎,要靠人體自我防禦能力
以武漢肺炎來說,目前沒有治療特效藥,
靠的是人體自我防禦能力,
要注意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多樣化,
增強內在保護網並降低風險。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ㄆㄆ)
(圖/shutterstock,圖非當事人,僅供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