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股票「逐筆交易」 2020/3/23 正式上路
各位夥伴們晚安!
下週一(3/23)股票逐筆交易就要正式上路,
沒想到去年公告的事件,就要正式實施了,
夥伴們都有搞懂與現行制度的差異了嗎?
沒有搞懂沒關係!今天介紹讓你們知道。
現行制度:集合競價
每 5 秒撮合一次
首先,來簡單說明一下現在的交易制度,
「集合競價」為每 5 秒進行撮合一次,
簡單來說就是當市場上的買賣雙方掛單後,
系統會搜集在這 5 秒內所有的委託單,
再以滿足這一大批委託單「最大成交量」的價格,
當作下一筆的成交價,
不過因為是每 5 秒才會進行撮合,
也就是說每一個成交價的間隔至少是 5 秒以上,
股價當然也就至少是每隔 5 秒才會跳一次。
新的制度:逐筆撮合
每 1 秒都在進行撮合
而新的制度則是「逐筆撮合」,
只要委託單從系統送出後,
就會立即在市場上進行撮合,
有可能就會出現同 1 秒有不同的成交價,
想當然股價的波動就有可能更加劇烈,
不過僅限於盤中時段(09:00-13:25)實施逐筆交易,
開盤以及收盤的時段仍是維持集合競價的方式。
直接讓我們用一個例子作說明,
當小明想要一口氣用 50.2 元買 100 張股票,
按照現行制度的集合競價方式,
會直接在 5 秒後成交在 50.2 元,共 100 張,
而且只會出現這 1 個成交價格。
若是依照逐筆撮合的方式,
則會連續成交在 50 元 40 張、50.1 元 35 張、50.2 元 25 張,
可以看到在這 1 秒內,就會出現 3 種價格,
會發現到股票價格的變動比較有連續性,
不像集合競價會突然出現大幅度的一次滑價,
但是卻有可能比以往 5 秒之內波動更大,
因為過去 5 秒只會成交一次,
現在 5 秒之內有可能成交無數次,
成交價格就很可能受到買盤或賣盤很大,
而在短時間內快速上漲或是下跌。
不過依照逐筆撮合會發現有一個好處,
原本小明在集合競價的市場中,
要花上 $5,020,000 的購買成本(50.2 元 * 100 張),
但是在逐筆撮合可以更節省成本,
只要花 $5,008,500,減少了 $11,500 的成本,
(50 元 * 40 張 + 50.1 元 * 35 張 + 50.2 元 * 25 張)
可以說這種交易制度是較有利於大戶的,
而目前的國際股市其實都是以這種制度在交易,
現在要實施的逐筆撮合就是為了接軌國際。
逐筆撮合有 3 種委託方式:
當日有效(ROD)、立即成交或取消(IOC)、全部成交或取消(FOK)
1.當日有效(ROD)
這是目前投資人比較熟悉的現行委託方式,
投資人輸入一個價格以及想要委託的數量,
若 5 秒後有成交就會成交,
若是沒有成交,委託單會持續掛在市場直到收盤前都有效。
2.立即成交或取消(IOC)
簡單來說就是投資人掛出去的委託單,
可以成交的量就會成交,
不能成交的量就會被取消委託單。
一樣用一個例子作說明,
當小明想要用 50 元買 10 張,
但市場上只有 8 張想用 50 元賣出,
因此只會成交在 50 元 8 張,
剩下 2 張則會被取消委託單。
3.全部成交或取消(FOK)
意思是投資人掛出的委託單,
若不能全部被成交就會取消。
繼續用一個例子來作說明,
當小明想要用 50 元買 10 張,
但市場上只有 8 張 50 元的委賣量,
並沒有足夠 10 張的 50 元委賣,
因此委託單就會被取消。
逐筆撮合配套措施:瞬間價格穩定機制
前面提到,因為逐筆的交易制度,
有可能會在 1 秒之內有好幾筆價格,
就有可能在極短時間內股票大幅上漲或下跌,
因此有了瞬間價格穩定的機制。
當行情過於劇烈波動,
成交價超過前 5 分鐘加權平均價的 3.5%,
就會延緩撮合 2 分鐘,
2 分鐘後以集合競價進行撮合,
之後再恢復為逐筆撮合,
主要用意就是讓市場先暫時冷靜一下。
我相信在新制度上路後,
可能還是有許多夥伴不太清楚實際狀況,
最好的方式就是 2020/3/23 交易當天,
先觀察一下市場狀況,花點時間熟悉,
才不會因為不熟悉制度而釀成損失。
最後,提醒一下目前的盤勢,
雖然週五台股大漲,
不過目前連 5 日均線都還沒有站上,
而週五晚上美股碰到 5 日均線壓力後,也以下跌作收。
這邊想再提醒投資夥伴們,
目前的盤勢只是反彈階段,
還沒有回到真正的多頭,
還是那句話:「嚴格控管資金比重。」
最好將持股部位,控制在 3 成以下。
以避免後續若較大的向下波動時,
必須承擔超額的風險損失。
如果你喜歡我的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我的社團【蔡司籌碼日記】
限額 100 人,加入蔡司籌碼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