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大事不斷,
跟經濟最有關的就屬「武漢肺炎」及「油價崩跌」,
目前股市已經在美股大力救市措施下稍見回穩,
(大幅降息、無限 QE)
台股也順利搭上反彈列車,連續出現強彈,
但要留意的是,疫情尚未正式出現重大轉機,
病源尚未根除,就要小心股市隨時轉彎的風險,
而隨著時間接近三月底,上市櫃公司的年報也公布的差不多了,
在眾多股價大打折之下,有沒有財報亮眼股價卻被低估的股票?
(贊助商連結)
截至 03/29,已公布去年 Q4 財報
且獲利能力強的「21 檔股票」
先幫大家整理,已公布「Q4 財報」且成績亮眼的公司,
這邊會以「Q4 數據」為主、「年報數據」為輔,
而為撇除掉業外收入及費用的因素以衡量本業賺錢能力
我會用「營業利益」作為主要的篩選標準,
營業利益是「營收-成本-營業費用」,
簡單想就是本業扣掉成本及日常開銷(水電費、薪資、廣告)後,
公司到底能賺多少,因此營業利益相較於其它獲利數字,
更能夠準確衡量「本業獲利能力」
下列 3 個條件將作為選股策略:
1. Q4 營業利益年增率 > 30%
2. Q4 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 呈現「年增」(三率三增)
3. 全年 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 呈現「年增」(三率三增)
截至 03/29 下午 4 點,一共選出 21 檔股票,如下列清單:
※以上皆是針對 2019 年報及 Q4 財報亮眼,
衡量「本業賺錢能力」優秀的上市櫃公司,
這邊使用的稅後純益都是「歸屬於母公司的稅後純益」,
因為一般的稅後純益有包含「非控制權益」的金額,
不算是公司本身賺的錢,因此為了與主軸「公司本業賺錢能力」契合
才進一步使用了「歸屬於母公司的稅後純益」。
20 檔「預期 Q1 財報亮眼」
前兩個月已賺贏去年 Q1!
上面是已經公布的已知事件,
股價可能已經反應過(當然如果是週五(03/27)才公佈的另當別論)
所以接著要利用今年已公布的一月、二月營收
來推敲「還沒公布」的 Q1 財報可能亮眼的公司,
這邊簡單整理出,2 個月營收數字已經大於去年 Q1 營收的股票,
因為營收是財報中尚未進行任何計算的原始數字,
所以營收越高,只要公司產品結構或是獲利能力持平甚至改善,
那「銷貨毛利」、「營業利益」、「稅後純益」象徵獲利的 3 個財報數字,
在正常情況下也會跟著成長,
符合「今年一、二月合計營收」>「去年 Q1(一、二、三月)營收」
股票一共有 20 檔,如下列清單:
※之後等三月營收出爐,我會把三月營收加計進去再重作一份清單
(檔數大致上只會變多不會變少)
結語
今年大多上市櫃公司的 Q1 業績已經嚴重受到疫情影響,
這點從二月營收就可以明顯看出,
也因為這樣,Q1 財報出色的公司將會受到市場的異常關注,
若是去年財報表現優異的股票,再加上今年 Q1 成績續強的話,
勢必成為「資金避風港」或是日後盤勢回升時,法人的首選標的,
這陣子如果空手的人剛好可以把握機會多挖掘體質不錯的股票。
Peter投資去
點擊加入 → FB 社團(不定期發布籌碼、線型圖文教學)
點擊按讚 → FB 粉專(不定時發布新手教學文章)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