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鴻海(2317) – Iphone6新機全球搶購,最大代工伙伴地位難以撼動!

股魚

股魚

  • 2014-11-14 15:27
  • 更新:2018-07-16 23:23

鴻海(2317) – Iphone6新機全球搶購,最大代工伙伴地位難以撼動!

(圖/shutterstock)

 

 

鴻海在季報數據的表現上容易因存貨與應收帳款出現較大波動,體質判定應以年報為主。

 

Iphone6新機全球搶購,最大代工伙伴地位難以撼動!

隨著時序逐漸來到9月底,各家的手機大廠莫不端出眾多行銷攻勢來搶佔使用者的目光。

但其中最讓人引頸期盼的便是9月底的Iphone6新機發表大會。

Apple新機發表大會每年種是吸引眾多果迷追逐並引起一波又一波的全球搶購熱潮,

雖然Apple公司對於手機的保密程度已難以做到跟以往一般的密不通風,

手機的主要外型也在正式發表會前被陸續曝光,

但這都難以阻擋果迷想在第一時間擁有的渴望。

 

在這次發表會中,最受人注目的幾件事情:

(1)5.5吋大螢幕手機推出,打破了Apple公司以往單手操作的堅持,

成功打動到Android用戶族群。

(2)Apple pay新型態的支付平台,有機會取代現有的信用卡支付型態。

(3)Apple watch完全融入手錶使用情境的穿戴式產品,

其精美的設計與幾乎模仿高檔手錶的外觀,在還沒正式推出產品以吸引不少的想像空間。

 

其他像是 IOS 8的操作特點就留給有興趣的讀者自己去研究內容。

發表會後的重頭戲,就屬上市時間與名單,

第一波上市時間為9.19、台灣在第二波上市時間9.26。

從發表會9.9到第一波上市9.19僅相隔10左右的時間,便能完成各地的鋪貨與上架販售,

可想見事前的供應鍊準備功夫必然深厚。

想是過往的宏達電 HTC 就曾發生新機發表後引發購買潮卻備貨不足,

在今年則是三星提前在Apple Iphone6新機發表會之前,

就提前在9.3發表年度旗艦手機GALAXY Note 4,

但卻在競爭對手都以經開賣了卻仍無法在通路買到的窘境。

 

Iphone6銷售狀況佳,相關供應鏈廠商連帶受惠!

Iphone6首週的銷售狀況也超乎眾人的想像,

根據媒體的報導指出第一個週末的銷售量就來到1,000萬支之譜。

光聽到這個消息,就可以猜想各相關的供應鍊廠商今年的業績表現,

肯定都可以吃下一個定心丸,甚至說是大補丸也不為過。

故我們可以依據這個邏輯來找出位於該供應鍊的廠商來進行投資,

當然在這個供應鏈中,

有許多的供應商會因為品質問題、交貨問題或其他生產因素而有被替換掉的時候。

每次的新機發表的背後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換個想法如果能夠在這裡面找到一個不容易的替換掉的廠商,

那不就可以確保每年的新機發表會就會是該公司的業績保證了嗎?

而我們將Iphone6的供應廠商整理如下:

資料來源:各大報章揭露資訊(股魚整理)

在這個表列當中,大概只有鴻海(2317)大立光(3008)可以稱得上是屹立不搖之外。

其他的都有大陸的競爭對手虎視眈眈,大立光是在光學鏡頭組件上獨佔一方,

而鴻海則是最大的EMS代工廠,光鴻海單一廠家就吃下Iphone6超過70%以上的產能,

其餘的部分才由其他的廠商吃下。

其實在早期鴻海是唯一的組裝供應商,

但近幾年的產能調度問題使得Apple公司增加了其他組裝廠商來分擔產能壓力。

而在過去幾年的觀察中可以看到鴻海與Apple的關係十份緊密,

加上龐大的產能需求與組裝效率,讓鴻海難以被其他廠商所取代掉。

從這個角度切入來看,可認定該公司的量產能力,

在蘋果供應鍊上的獨佔性地位短期都不會動搖。

故若投資人想找一檔不容易被取代掉的蘋果概念股,

那鴻海肯定會是一檔不可忽視的標的。

(PS:大立光擁有的特質與鴻海類似,

但該公司的市場價格在撰寫本文時仍已經貴為股王,一般投資人較難觸及。)

 

鴻海(2317)自由現金流逐漸轉佳!

鴻海過往最為人所詬病的地方在於自由現金流量長年偏低,

但觀察最近八年的財務數字可以發現,

在金融風暴之前該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相對於營收表現確實有偏低的狀況;

但在98年過後情況已經有所改善,

除了99&100有超過2000億的資本與投資性支出外,其餘年度則出現大幅度的正流入。

我們可視為是一種正面的財務訊號。

此外投資人不要忘記一件事情:

鴻海公司屬於電子代工產業,電子代工產業有低毛利與高額資本資出的特性,

需要不停因應客戶需求而投資新設備、新廠房,

在資本支出造成自由現金流偏低的評價方面要寬鬆一點來看待該數字的表現。

 

別怕低毛利,代工業更該看資產周轉率!

代工業最長的詬病的地方就在於低毛利,

不過也不是每個產業的代工都是低毛利率,

像是台積電的半導體代工毛利率就超過30%以上,這也跟代工的對象物有關。

一般的電子產品代工的話,產品本身的毛利率就僅有10~20%左右,

那可以想見的代工的毛利率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市場常有句笑話說台灣的電子代工業都是矛山道士,

(毛三到四:意指毛利率只有3~4%)

這種是比較戲謔的說法,就實際而言電子代工業雖然毛利率較低,

但靠著高周轉率一樣可以賺大錢。

 

我們將高毛利的代工業–台積電(2330)

與低毛利率的代工業–鴻海(2317)

與競爭對手和碩(4938)放在一起比較。

可以看出台積電的資產周轉率僅在50%上下打轉,而和碩與鴻海則是在200%上下打轉。

顯示高毛利代工與低毛利代工在經營特性上有其先天的差異性存在。

故在判讀上,應依據產業特性的不同而選擇不一樣的財務指標來判讀。

但看到這邊,讀者可能會有點疑問:

若比較資產周轉率來看,似乎和碩是優於鴻海的。那選擇和碩不是較好的選擇嗎?

其實,我們在觀察數據的時候不能只看一個數據就決定好壞,

要將其他周邊的數據取出來比對會比較客觀。

 

鴻海的規模與獲利能力均優於競爭對手。

在資產周轉率的表現上,兩間主要的組裝廠都擁有接近200%資產周轉率表現。

而和碩的表現似乎略優於鴻海,

但資產周轉率拉高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營收與獲利,

當兩者在周轉率表現貼近的情況下,就要比較其他的數據來判定何者是較為優異的選擇。

首先從營收規模上可以看出鴻海的營收規模約為和碩的4.16倍,

就一般而言,同產業但營業規模較小的企業理應有較高的財務績效。

從下表的整理中卻看出不論是ROE或是純益率的表現上,

規模較大的企業鴻海在數據上均優於和碩。

在這樣的交叉比對之下,可以發現雖然鴻海的規模較高,

但在財務績效數字上卻仍優於競爭對手,

這使得投資人在選擇上除了獲得規模上的保障外也一併取的較佳的績效成績。

 

綜觀以上的財務數據表現,

我們可以理解到若投資人對於蘋果概念股有興趣,

期待每次的新機發表都不需要重新找尋概念股的話,

那麼Apple公司的主要組裝代工伙伴鴻海應為不錯的選擇。

就產業的訊息變化而言並沒有什麼是絕對保證不變的事物,

在上述所整理的表格資料中有部分的企業一開始也是具有相當的優勢地位,

但隨著大陸企業的崛起其地位也有動搖的跡象。

故投資人仍應隨時追蹤產業的變化適時的進行調整,才是投資的正確心態。

 

(原文轉載於股魚不看盤投資術部落格,全文於此。 )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喜歡股魚,

請幫我們按個「讚」或分享,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喔 !

股魚

股魚

投身股市超過15年以上專業級散戶,結合自身的專業背景,開發出整套投資流程系統,成功地協助無數的學員抽離投資過程中常衍生的情緒干擾,以系統流程的邏輯進行理性的投資決策。

股海掃雷系統 文章專欄

避開避雷股,投資績效自然好!股魚嚴選7種地雷指標,幫你監控你的投資組合。...

投身股市超過15年以上專業級散戶,結合自身的專業背景,開發出整套投資流程系統,成功地協助無數的學員抽離投資過程中常衍生的情緒干擾,以系統流程的邏輯進行理性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