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台半 (5425)6吋廠新品、子公司成長,今年重返成長軌道
【公司簡介與重點】
結論:
台半車用與工控下半年在6吋廠新品推出下,業績看旺,而消費性MOSFET也持續與Continental合作,出貨量將逐步放量,而子公司鼎翰業績亦可成長一成。加上目前MOSFET供給依舊短缺,21Q3不論是消費性、工控或車用均尚有一波漲價空間,毛利率將可逐季成長,帶動2021年業績重返成長。預估2021年營收134億元,YoY+28.97%,EPS 3.86元。
在MOSFET投產持續增加之下,2022年營收與毛利率將持續向上。預估2022年營收146.72億元,YoY+9.49%,EPS 4.86元。
台半股本為26.51億元,2020年現金股利為1.50元,已連續12年發放現金股利。21Q1每股淨值26.98元,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高。預估2021年EPS為 3.86元,本益比(PER)位於近3年本益比區間的中間偏下緣。
股價面來看,6月下旬隨車用晶片短缺可望舒緩,台半股價沿短均持續衝高,而馬國疫情限制國際功率半導體大廠交貨,再推升股價創105元波段新高,然而漲多後伴隨獲利回吐修正,投信籌碼也有逢高收割的跡象,讓近期股價修正回10日線附近。現階段來看,公司評價尚屬合理,預計待股價修整過後,應有再向PER 26倍以上挑戰的機會,但要留意,公司過去流動性較差,一旦題材熱度退燒或資金轉向,持有者或將遭遇流動性風險。
台半是車用二極體、MOSFET供應商:
台灣半導體是台灣二極體龍頭廠,提供電源管理IC、整流器、靜電防護元件、橋式整流器、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GBT)、觸發二極體以及矽控整流器等產品,持有子公司鼎翰(3611)36.38%的股權,為主要的營運獲利來源。
公司目前擁有二座晶圓廠與二座封裝廠,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宜蘭、中國山東與天津,其中宜蘭6吋廠以TVS保護元件為主,預計損平點為每月出貨1.8萬片,天津廠為4吋晶圓廠及表面黏著系列產品,山東廠為橋式整流器及軸式二極體生產據點。2019年聯電(2303)參與台半私募,雙方將合作開發MOSFET產品線。
2021/06營收比重:條碼印表機及其零配件 52.34%,整流二極體及其他IC產品 47.43%。應用端產品組合21Q1比重為車用35%、工控25%、消費性40%,公司長期目標為:車用50%,工控30%,消費性20%。前年度內銷比重3.43%,外銷比重96.57%。
台半營運逐漸轉往車用端:
晶體二極體,簡稱二極體(diode),是一種具有單向傳導電流的電子器件,可利用此特性來做整流/檢波/快速放電/保護/隔離(OR閘)等用途。二極體被廣泛用作整流器,藉以將交流電(AC)轉變成直流電(DC)。二極體在半導體產業中歸屬於分離式元件,而分離式元件又可分為二極體、電晶體及閘流器三大類,整流二極體主要用途為整流與抑制異常訊號。
功率半導體大致可分為功率離散元件 (Power Discrete) 與功率積體電路 (Power IC) 二大類,其中,功率離散元件產品包括 MOSFET、二極體,及 IGBT,
MOSFET、IGBT是將發電設備所產生電壓與頻率雜亂的電流,透過一系列的轉換調製成擁有特定電能參數的電流,以供應各類終端電子設備,是電子電力變化裝置的核心元件之一。IGBT是由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雙極晶體)和MOSFET組成的複合功率半導體器件,同時具備MOSFET開關速度高、輸入阻抗高、控制功率小、驅動電路簡單、開關損耗小,與BJT導通電壓低、通態電流大、損耗小的優點。雖IGBT穩定性比MOSFET稍差,但高於BJT,但因為IGBT較MOSFET耐電壓,適合應用於直流電壓為600V及以上的變流系統。
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近年穩步增長,2018年全球功率元件市場規模約391億美元,根據IHS Markit預測,2021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44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4.1%。而在各類半導體功率元件中,工研院預估2023年低耐壓MOSFET與High Power IGBT、Power IC三種技術將成為市場主流。IC Insights也最看好MOSFET與 IGBT後市。預估2022年全球MOSFET市場規模接近75億美元,2016-2022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3.4%。
近期馬來西亞因疫情封城,全球功率半導體供給因此更加吃緊,功率半導體IDM大廠如英飛凌、ON SEMI產出因此減少,並出現延長交期的情況,而目前通路庫存水位偏低,市場預期供不應求挳再延續1-2季。
在MOSFET方面,排名第一的英飛凌市佔高達27%,其次依序為安森美(on semiconductor,13%)與瑞薩(9%)。而IGBT技術難度高,供應商僅英飛凌、Mitsubishi (三菱)、富士電機、安森美、Hitachi(日立)等少數廠商,前述廠商市佔高達70-80%。安森美主攻低壓的消費電子產業(電壓在600V以下);中高壓1700V以上應用在高鐵,汽車電子,智慧電網等,則被英飛凌、ABB和三菱所壟斷。
資料來源:東芝Device&storage;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ITIS研究團隊(2020/06)
近年車用電子趨勢下,傳統機械轉為搭載電子元件,對二極體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中、美、歐等主要車市開發高效能能源電動車以取代傳統高污染燃油車趨勢不變,傳統車市有汽車電子化,電動車則有政策驅動,整體車市對二極體、IGBT及MOSFET等需求大幅提升。
汽車行駛極為重視安全與穩定性,車廠對供應商的認證期也較消費性電子產品長,車用零組件依照安全係數等級不同,認證期也不同,高安全係數產品如引擎約需3-5年元件。一旦通過車廠認證後,車廠通常不會輕易更換供應鏈,而車款的生命週期遠高於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廠商在打入車廠供應鏈後,可獲較為穩定且長久的訂單。
台半整流器產品全球市佔率約為4.68%(WSTS, 2019),產品應用廣泛,公司主要客戶包括終端品牌如Samsung、Sony、富士康等,其他尚有Philips、Osram、Hella KG Hueck、Bosch等照明、汽車電子廠商均為台半客戶。對台半而言,在國內生產二極體的競爭同業者主要有敦南(5305)、朋程(8255)、德微(3675)、強茂(2481)及虹揚-KY(6573)。整流器方面,主要競爭同業包括威世半導體(Vishay)、安士半導體(Nexperia) 及羅姆半導體(Rohm)等廠商。
國內二極體廠商過去多配合科技業呈現聚落發展,或在中國設廠以搶食攻內需,應用面多落在PC相關、家電、照明等,由於進入障礙相對較低,產品生命週期較短,且產業景氣起伏大,對廠商營運多有干擾,因此近年台半逐步淡出低毛利的PC市場,並將經營重心轉移至車用端。
資料來源:台半
延伸閱讀
2021/06/17 【研究報告】強茂 (2481)二極體供不應求再漲價,訂單已到年底
2021/05/20【研究報告】聯電 (2303) 產業結構正改變,漲價效應助陣,營運已非吳下阿蒙
車用、工控、漲價題材帶動,台半21H1業績季季高:
由於2019年的美中貿易摩擦、2020年又有新冠疫情影響,車用、工控領域產品出貨受到影響,佔比近4成的條碼印表機大廠鼎翰也受疫情衝擊,2020年營運失速,年營收103.90億元,YoY-1.08%,稅後淨利5.37億元,YoY+1.82%,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6,722.10萬,稅後EPS 2.17元,營收與獲利均呈現衰退。
WFH(遠距辦公)、5G終端需求暢旺,消費性電子復甦力道強勁,20Q4起車市回溫,帶動二極體、MOSFET市況,而晶圓代工與下游封測產能吃緊,帶動報價上漲,加以客戶下單力道強勁,21Q1台半調漲全產品線報價10-15%,21Q1營收28.79億元,QoQ -2.52%,YoY+20.87%,毛利率31.13% 營業淨利3.94億元,OPM 13.68%,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1124.70萬,稅後淨利1.81億元,稅後EPS為0.73元。
車用及工控領域需求持續強勁,加上產品線調漲效益發酵,帶動第二季業績增長,台半6月營收10.93億元,為歷史次高,YoY+36.48%、MoM+3.79%,稅前淨利6196萬元,稅後純益5624萬元,EPS 0.22元。21Q2營收32.44億元,QoQ+12.7%,YoY+ 36.17%,EPS預估0.99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61.39億元,YoY+28.72%。
台半子公司鼎翰業績將重返成長:
台半子公司鼎翰是全球第五大條碼印表機製造商,在全球條碼印表機的市佔率約6.2%。過去條碼印表機受惠於網購興起對商品物流的條碼機需求,歷年均有頗高的獲利,也挹注台半過半的業績。
目前條碼印表機產業每年產值以4-7%穩定小幅成長,產業內前五大的產值市佔率約78%,不容易有大幅成長,受到疫情衝擊,2020年EPS僅16.84元。隨疫苗施打逐漸普及,歐美經濟逐漸回復正軌,條碼印表機產業隨經濟復甦,鼎翰21Q1營收15.24億元,稅前淨利2.4億元,本期淨利1.7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1.75億元,EPS 4.13元。
鼎翰2021年推出攜帶型條碼印表機以及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辨識)無線射頻印表機新品,年中開始出貨。鼎翰預期2019-2023年攜帶型標籤印表機複合成長率(CAGR)可達7-8%,且觀察2020年全球RFID印表機銷售約20000台,公司預期2017–2022年CAGR可達11.3%,目前未有產業達大量成熟應用,成長潛力仍大,預期新品加入可望帶動業績健康成長。此外,旗下高階Printronix去年打入中國市場,今年有機會打入金融、製造、物流客戶,擴大市場份額。
市場預期鼎翰合併營收成長逾1成,加上毛利率較佳的條碼印表機出貨比重會提升,在產品組合優化之下,獲利將重返成長,粗估2021年鼎翰EPS有機會達18-19元。
資料來源:鼎翰
資料來源:鼎翰
政策支持與車用電子滲透率增,有助台半車用出貨動能:
台半過去在二極體及保護元件領域即耕耘車用市場,車用佔本業約25%,公司車用市場以40V最大宗,其次為60V、80V。零組件包含車身控制系統、後車廂開關 (11mΩ)、車窗控制 (3.3mΩ)、冷暖空調(2.5/1.5mΩ)以及方向盤 (<1mΩ) 等,已切入全球前十大一線車用零組件供應鏈,合作客戶遍及Tier1 及Tier 2廠商。
在各國政策支持及車用電子滲透率增加下,根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的銷售量將達到435萬輛,年增49%,台半公司手握寧德時代的電池中的二極體大單,隨著電動車市場持續成台半目前已經成功以車用電池的二極體打入寧德時代供應鏈,隨著寧德時代持續打入美、歐及日系電動車供應鏈,台半亦有機會同步擴大車用二極體出貨動能。公司2020年也加入鴻海的MIH電動車大聯盟,未來有望搭上蘋果電動車的商機。
台半與聯電合作的MOSFET新品21H2起將開花結果:
過去台半的MOSFET為Standard trench,近年積極開發Split gate MOSFET,使晶粒縮小,並減少切換效率損失,公司新的MOSFET產品可達0.95mΩ (4mil),優於Infineon OptiMos 5的1.1 mΩ,且MOSFET接腳設計與其他廠不同,為U腳設計,有利銲錫吃錫度、機器自動化判定良率,在要求自動化生產比例高的工控及車用領域中,U腳設計可以加速產品切入相關供應鏈。
21Q2台半開始在聯電出貨MOSFET,初期單月約2000片,後續產出預計最高可達6000片。21H2 40V會增加,21H2將可開發完80V/100V產品平台,且預期聯電21H2投片量會較21H1佳,21Q3包含60V有望拉到3000片,40V訂單2H21較明顯,Tier1廠的信賴度測試已通過,預計2022年40V訂單會在成長,屆時預計車用佔營收比重會有40%以上,著重在車用和工控上,管理層認為21H2在中國(長城/比亞迪)和印度車用市場上,以及其他如印度二輪車、中國三輪車市場將可開花結果,21Q4之後可感受到對營收差異,將挹注2021、2022年營運動能。
漲價、旺季新品出貨,2021年台半重回成長軌道:
台半車用與工控下半年在6吋廠新品推出下,業績看旺,而消費性MOSFET也持續與Continental合作,出貨量將逐步放量,而子公司鼎翰業績亦可成長一成。加上目前MOSFET供給依舊短缺,21Q3不論是消費性、工控或車用均尚有一波漲價空間,毛利率將可逐季成長,帶動2021年業績重返成長。21Q3年營收預估36.26億元,YoY+35.65%,EPS 1.01元。預估2021年營收134億元,YoY+28.97%,EPS 3.86元。
在MOSFET投產持續增加之下,2022年營收與毛利率將持續向上。預估2022年營收146.72億元,YoY+9.49%,EPS 4.86元。
評價與結論:
台半股本為26.51億元,2020年現金股利為1.50元,已連續12年發放現金股利。21Q1每股淨值26.98元,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高。預估2021年EPS為 3.86元,本益比(PER)位於近3年本益比區間的中間偏下緣。
CMoney信用評等(CMoney Credit Rating, CMCR)就各面向評比,若以滿分為5分來看,公司在財務面分數0.36分,成長面0.62分,獲利面0.55分,技術0.89分,籌碼面0.34分,綜合評比為2.76分,屬於中水準。
股價面來看,6月下旬隨車用晶片短缺可望舒緩,台半股價沿短均持續衝高,而馬國疫情限制國際功率半導體大廠交貨,再推升股價創105元波段新高,然而漲多後伴隨獲利回吐修正,投信籌碼也有逢高收割的跡象,讓近期股價修正回10日線附近。現階段來看,公司評價尚屬合理,預計待股價修整過後,應有再向PER 26倍以上挑戰的機會,但要留意,公司過去流動性較差,一旦題材退燒或資金轉向,持有者或將遭遇流動性風險。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