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2 天 1 夜的萬點之旅,只是前菜
大家期盼的萬點行情
竟然只在 4/27、4/28 二天,
分別在盤中的 10:00 以及早盤的 9:01 分
指數一度衝高到 10003 以及 10014 後
就回檔休息
雖然成交量一度衝大到 1649 億
不過在之後的一週
台股就像洩了氣的皮球
量能瞬間萎縮不到 1000 億
這像話嗎?
資料來源:CMoney股市
資料來源:CMoney股市
可是曾主委說:「台股會創歷史新高」
難道...
四月份的萬點只是「前菜」
真正的大菜還在後頭
有什麼蛛絲馬跡可以研判呢?
國際局勢:錢多多多唷
先從國際局勢來看
美國 FED 不會在六月之前升息
主要理由有 3 個:
1. 美國景氣復甦情況沒想像中的好
包括全年GDP成長率
由 3.5% 下滑至 3.1%
以及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甚至失業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等
都沒有比去年更好
(應該說有轉弱的跡象)
2. 熱錢未往美國移動
這一點似乎是呼應美國經濟不如去年強勢
因此熱錢流出美國,流往歐洲市場
而歐洲經濟從谷底翻揚
也是助長股市多頭的另一項原因。
3. 美國公債呈現資金淨流入
如果預期短期間內會升息
債券價格會跌,資金應該撤出債市
可是今年以來,到四月底為止
包括:美國政府公債、美國高收益債、
美國投資級債券,皆呈現淨流入狀態
並無即將升息的預兆。
資料來源:JP Morgan、EPFR
再加上歐洲 ECB、
日本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中國不再打壓房市,不定期降息,
都是讓全球熱錢充斥
錢多多的原因唷
國內局勢:面面俱倒
再來檢視國內政經局勢
真可以用 穩步發展 來形容
而且有關台股的 3 個層面:
資金面、基本面、政策面
可以說是「面面俱到」,有利多頭:
1. 資金面:
外資熱錢持續流入台股
從今年以來,已經流入台灣 63 億美金
僅次於印度以及韓國 資金動能充沛。
資料來源:JP Morgan、EPFR
2. 基本面:
多項新科技推出,應用面增廣
包括:4G 手機、物聯網、行動支付、穿戴裝置等
科技廠商重拾消失已久的訂單
3. 政策面:
政策持續偏多,包括金融的民民併、
推動「台星通」、「台日通」、
開放停止過戶前仍可用融資買進、
縮減停券天數(從 5 日縮短至 4 日)
放寬漲跌幅限制至 10%、
擴大現股當沖……等
一連串地政策作多,不禁讓人連想
除了振興股市之外,
有沒有要為明年一月總統大選作球的味道呢?
從以上 3 個層面來看
台股除了投資人信心稍微不足之外
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只是台股投資人的信心要如何找回
看看過去台股的慣性
或許大家就會有信心囉!
台股 7 年之癢,慣性沒變
台北股市從民國 78 年以來
到上個月為止,一共出現過 4 次萬點:
第 1 次是民國 79 年的 12682
第 2 次是民國 86 年的 10256
第 3 次是民國 89 年的 10393
第 4 次是上個月的 10014
如果做一個簡單地比較,
前 3 次的萬點,台股都見到爆量
唯獨今年這次沒有見到
所以我研判行情沒有過熱
也沒有到頂 這是第一個假設結論
那麼台股到底萬點什麼時候會再來呢?
這個必須要用圖形來輔助說明,會較清楚
圖片來源:CMoney投資決策系統
附圖是台股加權指數的月 K 線圖
從民國 78 年(1989 年)到現在
在這 25 年的時間中
台股總共歷經了 3 個多空循環
而每一次的循環
上漲的空間大約是 6500~6700 點
形成了上有鍋蓋、下有鐵板的箱型架構。
在民國 86 年上攻 10256 的波動中
量能潮的低量點出現在民國 82 年 1 月(1993/01)
該波的高點轉折出現在民國 89 年的 2 月(2000/02)
為時 7 年,漲點大約 7000 點。
在第 2 次的多空循環中,
量能潮的低量點出現在民國 90 年 9 月(2001/09)
該波的高點轉折出現在民國 96 點的 10 月(2007/10)
為時也約 7 年,漲點大約是 6500 點。
怎麼 2 次的大多頭,都是 7 年漲勢? (驚)
每次長線上漲時間波約為 7 年
上漲點數介在 6500-7000 點
這是否就印證了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
他曾說的:「歷史不會重演,但會似曾相識」
如果真是如此,
那麼本波的低量點在民國 98 年 1 月(2009/01)
若是時間波 7 年慣性不變
高點可能會落在 2016 年 1 月
而從低量點平均價位 4100 來算
等幅測量的高點位置可能會落在10600~11100
也就是說 10393、10256 都有機會被突破
但會不會像曾主委所說的:「創歷史新高」
突破 12682,那就要問上帝了!
集團股護航兼衝關
有沒有很巧的感覺...
怎麼推算出來的高點,跟大選時間這麼接近!
對,這就是台北股市慣性的背後祕密:
「永遠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控盤」
所以再戰萬點,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不不不!怎麼可以只用看的
當然要想辦法參與呀!
上個月會發生「萬點一夜情」的情況
主要的關鍵在於多頭沒有齊心協力
只想憑藉金融股、靠著外資就想衝過萬點
(多頭想得太美了)
當然要像電影 魔戒 一樣
連矮小的「哈比人」也要參戰才行
外資、內資再加上散戶
才有機會打敗「半獸人」攻上萬點呀!
不只金融股,以往經驗告訴我
集團股在選舉之前
最有機會擔任衝關角色
尤其是跟執政黨交好的集團,例如:
亞東、裕隆、統一、華新、鴻海、
台達電、聯電集團等,
都是可以留意的標的,
而這些集團股目前來看都還在低檔
朋友們不妨找機會切入,先做卡位!
ETF 進可攻、退可守
當然,如果是因為進一步開放外資
(不管是港資還是陸資)
ETF 是另一項可以選擇的投資標的
還記得 2007 年港股直通車的經驗嗎?
當時陸資蜂擁而入
將港股推上歷史新高 31958 點
若是歷史經驗能夠複製
國內的 ETF 很有機會成為陸資的首選
例如:台灣50(0050)、高股息(0056)、
寶金融(0055) 等境內 ETF
各位朋友也可以留意唷~
延伸閱讀:
5 月「法說會」爆場!首選「本益比低」、「主力買超」卡位股!(內附 38 家法說會個股清單)
「無卡提款」時代來囉!雙「C」概念股受惠。意外發現 5 檔「主力籌碼」長線進駐...
歡迎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個『讚』,以後都會收到最新分享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