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出口是台灣經濟的「命根」
但最近表現堪慮 ...
台灣經濟對外貿易依存度高,
「出口」占 GDP 比重超過 7 成,
是台灣的經濟命脈,
不過...
財政部最新公布的 5 月出口數據顯示,
台灣的出口金額,已經連續 4 個月負成長了!
(資料來源:財政部)
天呀,怎麼會這樣呢?
由於出口占台灣 GDP 的比重極大,
出口降低會影響經濟成長,
並且衝擊股市,
必須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贊助商連結...)
11 大類出口貨品,電子產品 減少最多...
台灣的出口貨品,
主要分為 11 大類,
分別為:電子產品、基本金屬、塑橡膠、
化學品、機械、礦產品、光學器材、資訊產品、
運輸設備、紡織品 與 電機產品,
其中,又以電子產品類,
為支撐台灣出口的最大宗。
觀察 5 月出口主要貨品金額,可發現...
(資料來源:財政部)
觀察 5 月各類出口主要貨品金額,
發現 電子產品類 出口金額減少最多,
年減 4.4%,
且連續 3 個月呈現負成長,
以 DRAM 減 4 成最多,
顯示全球景氣復甦力道疲弱,
電子產品庫存待去化
出口金額減少第 2 多的產品是 資訊產品,
年減 24.7%,
其中,手機項目明顯大減 50.9%、
成為警訊,
另外,由於油價低檔盤旋,
礦產品、塑橡膠及其製品與化學品 的出口,
亦深陷低迷,
但在各產品出口表現普遍低落時,
機械、運輸設備 卻呈回升趨勢,
年增率與同期成長率均呈正成長,
機械的出口方面,
年增 7.3%,
其中,工具機雖減 -9.8%,
工具機以外機械卻增 11.1%;
運輸設備的出口方面,
年增 8.0%,
其中,腳踏車大增 52.4%、
船舶也增加 18.0%。
電子、手機產業競爭力,需要提升!
宏達電(2498)近日,
才因市場對於高階Android裝置需求低於預期,
以及中國市場銷售未符合期望,
剛剛調降財務預測,
財政部認為,
近年來資訊與通信產品的出口表現持續疲弱,
屬於資訊產品一環的手機,
出口比重也不斷下滑,
我國整體手機出口最高峰是去年 5 月的 4.9 億美元,
去年 7 月後就已大幅滑落,最多不到 2 億美元,
前 5 個月手機佔台灣總出口僅 1% 左右,
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因此,電子產業競爭力需要提升。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紅潮效應」,大陸減少對台依賴
使台灣對中國出口大幅衰退!
台灣的出口國家或地區,
分別為:中國大陸及香港、美國、
日本、歐洲 與 東協六國,
其中,又以中國大陸及香港為最大宗,
占總出口金額近 4 成。
觀察 5 月對主要出口國家金額及年增率,可發現...
(資料來源:財政部)
觀察 5 月對主要出口國家金額及年增率,
發現 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 衰退幅度最大,
年減 8.2%,
其中,電子產品減 13%、
塑橡膠及其製品減 11%、資訊與通信產品減 29.7%,
深受大陸在地化供應鏈衝擊;
其次,對歐洲出口 衰退幅度次多,
年減 6.7%,
其中,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 21.6%、
資訊與通信產品減 11.3%、機械減 9.3%、
塑橡膠及其製品減 13.4%,
但電子產品增 17.4%、交通運輸設備增 9.4%;
另外,對東協六國的出口 亦呈現衰退,
年減 0.6%。
然而,台灣對日本出口 呈現成長趨勢,
年增 8.6%;
對美國出口 亦同,年增 2.1%,
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增 19.3%、光學器材增 55%,
資訊與通信產品減 30.4%。
台灣未來出口動能,靠 歐美日市場!
觀察台灣未來出口動能,
由於台灣對日本以及美國的出口呈現穩定成長,
再加上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ECD),
雖然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卻看好歐元區及日本,
故台灣未來出口,
可望受惠於美、歐及日本市場持續轉佳而帶動,
但仍需注意美國升息、希臘退出歐元區、
南韓MERS疫情擴散及地緣政治問題等 4 大風險。
不是台灣獨差!
亞洲主要國家都陷入低迷...
由於 國際油價走滑 與 全球景氣復甦速度緩慢,
除了台灣之外,
其他亞洲國家亦受到衝擊
觀察其他主要亞洲國家的出口狀況,可發現...
(資料來源:財政部)
觀察亞洲地區中,
南韓、日本、新加坡及中國 近月出口表現同樣走不出低迷。
大陸 5 月出口負成長 2.5%,
連續 3 個月衰退;
南韓 5 月出口衰減高達 10.9%,
為第 5 個月負成長;
新加坡至 4 月為止,
則有長達 8 個月的衰退紀錄。
Q4 台灣出口表現,可望回溫!
財政部說,下半年的出口能否有起色,
取決於國際油價與全球景氣的走勢,
依照主計總處預估,
第 4 季旺季來臨時,
出口年增率可望由負轉正,
不過,在此之前,
恐怕仍以衰退機率較高,
第 2 季出口負成長已成定局。
展望未來,
統計處認為,近期半導體需求動能雖然暫歇,
但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應用持續拓展,
仍有助驅動出口最大宗電子產品的未來外銷商機,
而全球景氣展望放緩,
且中國大陸持續推動產業供應鏈在地化、
國際產業競爭加劇、農工原料價格下滑等,
則限縮我國出口成長力道。
因此,綜合上面的「出口數據」結果,
可以發現,在大環境普遍艱難的情況下,
想要提振台灣出口表現,
除了繼續保持 機械、運輸產業 的出口佳績,
提升 電子、資訊產業 的全球競爭力更是關鍵!
想追蹤更多的投資訊息 ...
馬上免費使用 ►► CMoney追訊
追蹤股市脈動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