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日報報導,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由 MIH 電動車聯盟打造的 Model E 旗艦轎車,其所設計的智慧座艙,目前約 5 成關鍵零組件是由 MIH 聯盟成員提供,未來希望提高到 8 成以上。另外也預估到 2024 年,電動車三電系統包含電池、電機、電控等,台灣自製率可達 9 成。針對缺料問題,鴻海(2317)集團近日接到許多 OEM 廠商尋求協助,缺料問題在短期內不易解決,長期會有很大改變,傳統汽車供應鏈結構將受嚴重挑戰,OEM 廠商會重新思考既有供應鏈,疫情將促使供應鏈更有效率。
MIH 電動車平台聯盟目前會員數已達 2,200 家企業,旨在創建開放式電動車生態系統,提供共同底盤,讓參與者能把零組件架構上去,達到標準化、模組化、平台化目的,同時可為生態系中的成員降低產業進入門檻,縮短開發週期。MIH 聯盟身為中立組織,鴻海(2317)集團將負責打通 MIH 聯盟的出海口。
展望鴻海(2317):1)在 iPhone 13 系列的組裝訂單分配中,取得約 70% 訂單,雖然因中國立訊加入競爭行列,相較 iPhone 12 系列的 73% 訂單小幅下滑,然而新機初期備貨量預期為 8,500 萬,相較 2020 年的 7,500 萬~8,000 萬約增加 1 成,仍有利於營收成長動能,且因晶片缺料問題解決以及銷售暢旺將使動能延續至 22Q1、2)預期 2022 上半年 Intel、AMD 皆將推出新伺服器平台,可望帶動新一波換機潮,其中雲端服務供應商貢獻預期有雙位數成長、3)持續透過數位化轉型及發展「3+3」策略,帶動獲利能力提升、4)長期看好電動車佈局效益顯現,在零組件方面,主要包含電池、電機、電控系統、高壓連接器接頭、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模 具及機構件等。在整車方面,2022 上半年將在台灣銷售電動巴士 Model T,22Q3 美國電動車工廠將開始量產 Lordstown 的Endurance 電動皮卡車款,23H2 將新增量產 Fisker 的 PEAR 車款,2023 年也可期待泰國工廠建置完成並進入量產階段,年產能可達 15 萬輛。
市場預估鴻海(2317) 2021 年 EPS 為 9.97 元(YoY+35.8%),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10.66 元(YoY+6.9%),2022.01.12 收盤價為 104.50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本益比為 10 倍,位於近 5 年本益比區間 8~16 倍中下緣,考量電動車佈局更加完善且量產時程提前,目前評價低估,本益比有望向 12 倍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