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嘆著氣跟我說
「生病時才發現,有沒有保險真的差很多」
今年初因為罹癌選擇辭職養病的阿姨
看起來十分焦慮 ....
她說從前覺得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為了省小錢從來沒有去保醫療相關的保險
也總認為有健保就夠啦
反正看個醫生幾百元就解決了
直到自己真的生病了
面對龐大的醫療及住院的費用實在很頭痛
尤其許多項目健保又不給付
同時也沒有一筆龐大的存款做後盾
讓沒有工作的她 ... 十分苦惱
其實保險就是花最少的錢
買到最高的保障 ...
如果你不想在生病時拖垮家中經濟
記得 這 3 張醫療保單真的很重要 ...
( 贊助商連結... )
第一必買:
實支實付醫療險
健康險的種類玲瑯滿目
民眾很容易就陷入保險員的話術中
而不知道怎樣的保險規劃對自己是最有利的
其實保險的核心價值就在於
「花最少的錢,買最高的保障」
以及「填補損害」,
抓準這兩個原則,
其實就很容易理出一個先後順序。
從上面的大原則來看
專家們都不約而同地建議民眾
第一優先一定要買的健康險就是
「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
企管顧問張國鼎表示
住院醫療險是一定必須購買的
而「實支實付型」又優於「日額給付型」
主要是因為實支實付型補足了
健保不給付的那 10% ~ 30%
這部分的金額有可能是相當龐大的
保險經理阮明松說
如果是小病,
則日額給付型的理賠金會高於實支實付型
如果生的是大病,
則實支實付型保單會比較有好用。
而現在許多住院醫療險都有「二擇一」的選項保單
給予民眾更多的保障
第二必買:
重疾險或癌症險
保險專家認為第二重要的保單就是
「重大疾病險」及「癌症險」
不過在這兩種保單的優先順序上
專家認為因人而異。
主要的兩個決定因素就是
「有無家族病史」及「預算多寡」
其實消費者不難發現
重大疾病險中也有罹癌時的給付
但資料統計發現
購買重疾險的民眾
有高達 8 成以上申請理賠都是因為罹癌
因此公勝保經主任林勝華建議
可以利用「癌症險 + 殘廢險」的組合來取代
張國鼎則建議保戶
在購買保單前先審視自身的家族病史
7 大重大疾病中,有 3 項是心血管疾病相關
所以如果有家族性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
勢必得優先購買重大疾病險
不管是罹癌或是其他重大疾病的花費都很驚人
這些疾病的自費項目動輒都是萬元起跳
因此也符合保險的初衷「保大不保小」
而從「預算多寡」方面來看,
由於重大疾病的發生機率較高
相對而言保費也會比較貴
而單純給付一種疾病的癌症險比較起來
就較為便宜,
所以阮明松建議如果是有預算壓力的家庭
同時又沒有心血管家族病史
可以優先考慮癌症險
等到預算較充足的時候再來考慮重大疾病險
第三必買:
意外傷害醫療險
除了以上幾個醫療險之外
專家也提醒民眾還有一個也很重要的保單
就是「意外傷害醫療險」
雖然住院醫療險買夠,
但因「意外」而住院也會理賠!
例如骨折的相關醫療費用一般並不受理
只有意外醫療險才有理賠
所以阮明松建議
可以購買實支實付型的意外傷害險
讓自己的醫療保單更完善
且保費也會更便宜
而如果還有能力的保戶
也可以規劃「長期看護險」
若想要節省預算,尋求其他替代方案的用戶
可以透過「全殘扶助金」所給付的定期壽險
及高額的意外傷害險來代替
而最後張國鼎也要提醒大家
購買健康保險的保護一定要加上「豁免保費」的功能
或是附加保險金信託
以免家人不知道如何妥善處理大筆理賠金
隨時做好規劃
防範未知的未來
不要到病時才後悔沒做好準備
本文 由CMoney官方撰寫,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