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2317)加速印尼電動車佈局,又與 Stellantis 合作智能座艙與車聯網
鴻海(2317)於 2022.09.23 宣布,與印尼 Indika 能源公司共同透過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 Foxconn Indika Motor(FIM),將在印尼製造商用電動車以及電池。
鴻海先前與 Indika 能源、Gogoro、印尼投資部、印尼電池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將聚焦在電池及電動車相關產業鏈,合作初期將優先聚焦在磷酸鋰鐵與固態電池。此次合作將為印尼提供全面的電動車生態系統,而印尼政府目標是到 2030 年實現 200 萬輛電動車及 1,300 萬輛電動摩托車。
另外同一日還公告子公司 Foxconn Holdings BV 斥資 7,500 萬美元,與 Stellantis 成立第二家合資公司,雙方將各持有50% 股權,深化在電動車布局的合作,聚焦先進智能座艙和車聯網服務等應用。
展望鴻海 2023 年 EPS 達 12.09 元,本益比有望朝 11 倍靠攏
展望鴻海營運:1)消費暨智能產品方面,由於 iPhone 14 Pro Max 需求強於預期,且鴻海為獨家代工商,可望帶動營收呈現持平;2)雲端網路產品方面,受惠於主要雲端供應商維持雙位數成長,整體將成長 5%~9%;3)電腦終端產品方面,受惠市佔率提升將年增 5%~9%;4)元件與其他產品方面,受惠擴大產品線及提升市佔率將年增 1 成以上;5)長期看好電動車佈局效益顯現,美國工廠已在 22Q3 進入量產,且未來還將增加 5~6 個客戶,而泰國工廠也將於 2024 年開始生產。另外積極佈局車用關鍵零組件代工,將是集團達成 2025 年毛利率 10% 目標的關鍵。
預估鴻海 2022 / 2023 年 EPS 為 10.85 元(YoY+8%) / 12.09 元(YoY+11.4%),以預估 2023 年 EPS 評價,2022.09.23 收盤價 106.50 元,本益比為 9 倍,考量進入傳統旺季,且電動車佈局效益將陸續顯現,本益比有望朝 11 倍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