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
單純分享"客觀財報資訊"與"公開資料收集",無邀約之實,價值之判斷依據公開且可取得公式之【價值河流圖 App】,無個人分析推薦之意,也不做買賣方向之推介,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P.S 請大家不要問我,能不能買、該不該賣、哪裡便宜、哪裡昂貴,這是違法的,回答你的話,我可能會收到巨額罰款 & 吃牢飯,公司的詳細介紹我都寫在文章內了,買賣要自行判斷才行,河流圖、文章與價值檢視系統,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證券交易法第 155 條規定
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最高可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000 萬元以上 2 億元以下罰金。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107 條規定
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直接或間接自委任人或第三人取得報酬,對有價證券、證券相關商品或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項目之投資或交易有關事項,提供分析意見或推介建議,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上 5000 萬元以下罰金。
資料來源 :
公司股東會年報、公司財務報表、法說會、CMoney 法人決策資料庫、 TEJ 經濟日報資料庫、股人阿勳價值河流圖 App。
營運追蹤系列
如何查詢個股過往文章?
Step0. 前往價值檢視系統
Step1. 鍵入個股代碼
Step2. 點擊研究報告
股價腰斬,昔日保健股王 營運掙扎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葡萄王 ( 1707 ),這是我第 5 次寫它,第一次寫的時候價格是 193 元,第二次寫的時候價格也是 193 元,第三、次寫的時候價格跌到 162~163 元,雖然期間最高漲至 233 元,但目前價格卻僅剩 137 元。
不少投資人肯定很困惑,這昔日的 保健食品之王 葡萄王 (1707) 到底怎麼了 !? 未來還有機會回到 200 元以上嗎?
成長下滑+疫情干擾
葡萄王的商品,就有 82% 透過葡眾直銷,營收有 85% 靠舊會員,表示目前商業模式下,旗下 22 萬會員就是它的底氣,過去幾年也靠著會員人數的成長,使它的業績步步高升。
不過葡萄王從 2017 年起,會員人數成長就開始趨緩,近 2 年成長率更不到 5%,會員甚至出現【負成長】,這也是它營收與獲利卡住的原因,不過葡萄王自己也知道這困境,因此近年積極往海外發展,畢竟人多就是商機,台灣也就 2300 萬人而已。
HDMO 新嘗試
(Healthy Dream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為葡萄王在企業經營上的新嘗試,也是未來希望創造的新商業模式。曾盛麟表示,舉凡想投入保健食品產業的藝人、營養師、健身教練等該領域的 KOL (意見領袖),葡皆願意開啟討論大門,與 KOL 共同參與從發想、企劃、原料確認、製程、打樣、試用、推廣等等各個環節。
由葡萄王提供原料、技術、市場分析與經驗,並在融入 KOL 對健康、保健與產品的想法、理念和需求同時,以最嚴謹與高標準的產製流程,客製專屬的獨特保健產品。曾盛麟表示,企業經營的創新與多元化,是葡萄王順應環境趨勢,持續向前的證明,不同於傳統的企業為 KOL「代工」或 KOL 替產品「代言」的單向操作,HDMO 著重在「參與」和「共創」的實踐。
Ex. 旗下品牌 GKLiFESHiNE 與藝人簡沛恩與謝承均合作推出莓好膠原益生菌與朝氣人生 365 兩款新品,就是新商業模式的作品,由於第 4 季為傳統旺季,公司看好年營收挑戰百億大關。
葡萄王 (1707)
健康食品直銷大廠
葡萄王成立於 1971 年,主要從事保健品的生產、製造及銷售,其中 益生菌 與 菇菌類 市占率 分別為 31% 與 45%,皆佔據保健食品市場的第一,為國內知名的保健品廠商。
公司保健品又分為:菇蕈類、益生菌兩大類,益生菌系列主要是由子公司「葡眾企業」以直銷方式銷售;菇蕈類則為靈芝、樟芝、蟲草等,靈芝及樟芝系列產品的市佔率超過 50%。
轉投資 60% 葡眾
除此之外,公司也轉投資 60% 的「葡眾企業」、及持有 100% 的「上海葡眾」。其中葡眾為台灣第二大直銷公司,市佔約為 8.3%,僅次於外商安麗 ,更為 2021 年世界直銷排行第 41 名。葡眾會員人數高達 22 萬人,營收高達 80 億,佔葡萄王 82% 的營收,主要是透過會員直銷作為產品主要銷售通。
上海葡萄王 : 益生菌代工
在中國的 上海葡萄王,起初設立目的為葡萄王,自有品牌之中國生產基地,但連續數十年不斷虧損,新管理階層改變營運策略,由 OEM/ODM 模式扭轉了多年虧損,於 2016 年開始,由虧轉盈。近年搭上益生菌市場需求成長的特快車,將致力於這方面的產品發展。
與統一結盟
2020 年 11 月 27 日,葡萄王與統一結盟,同時規劃以私募方式辦理現增,引進統一為持股約8% 的最大法人股東,雙方將攜手拓展全球保健市場。葡萄王可在 7-11 全球共 9400 家門市上架其產品,7-11 則可利用葡萄王的專業,與其合作保健食品的代工。
營收結構
82% 來自直銷葡眾
葡萄王 (1707) 的營收可分為三個部分:
- 台灣葡萄王 9% (獲利貢獻 18%),以零售為主,銷售一般人
- 上海葡萄王 9% (獲利貢獻 7%),以 B2B 代工為主
- 葡眾 82% (獲利貢獻 75%),以直銷的方式銷售給會員
台灣葡萄王主要負責品牌的生產與製造,因此也是毛利最高的事業體,葡眾則是透過直銷的方式,販售葡萄王的產品,這部份可說是葡萄王的營運支柱,貢獻了最多的營收與獲利,最後是以代工為主的上海葡萄王,主要幫中國保健藥廠代工製造健康食品。
台灣葡萄王-主要熱銷品
- 康貝特 17%
- 纖益薑黃 22%
- 益生菌 14%
- 樟芝王 13%
葡眾-熱銷產品
- 康爾喜及康貝兒 18%
- 995 營養液 16%
在哪生產
台灣與中國
生產方面的特色 : 從原料到成品,採用一條龍式的生產流程,擁有全台最大的生技發酵槽,是台灣少數具備研發實力及生產自有原料、並擁有自有品牌及銷售通路,銷售自家產品之公司。
銷售地區
內銷為主、中國為輔
公司產品主要透過旗下直銷公司「葡眾企業」及購物台、經銷商、大賣場、百貨、藥局通路等販售。海內外實體通路分別為台灣約 6000 家、大陸約 400 家、東南亞約 3000 家。根據 2021 年的銷售佔比來看:
- 台灣地區銷售佔 91%
- 中國地區銷售佔 9%
![](images/Mosaics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