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 / 理財周刊 2014 年2月28日
李芳瑜進軍房地產
專挑捷運共構宅政府標購案
不僅出租率高且房價增值快速
四年內連標兩物件,房價翻倍
究竟她是怎麼做到的
就我們一起學學她的買房之道吧 ...
(贊助連結)
陰錯陽差入行
為了賺錢,跑遍各大試鏡場
大學時期因陪朋友去試鏡
而被發掘的李芳瑜
拍了第一支「乖乖」廣
領到人生第一筆收入兩萬元
讓她感覺到演藝圈賺錢是很快速的
從此積極到處爭取試鏡,她認為
「有試鏡就有機會,一百個試鏡
可能會有一次拍廣告機會。」因此
她每個月至少要跑五十個地方試鏡
台北市大小街道幾乎都跑遍了
因此有了「人肉導航機」稱號
「只要能賺錢的工作我都願意去做。」
入行十幾年,李芳瑜除了拍攝平面廣告
賺取兩千元至五千元不等的酬勞外
接過展場主持人,也主持過
《台灣腳逛大陸》外景節目
還擔任過孫燕姿、張惠妹等
知名歌手的MV女主角,創造百萬年收入
母親投資獲利,
讓她了解理財的重要性
李芳瑜表示,「小時候家裡並不富裕,
我印象很深,每到晚上,
就看見媽媽坐在我們家唯一的一張桌子前,
不停撥打著算盤,反覆的算來算去,
好像是哪裡算錯了一般,
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
慢慢懂事後,終於了解媽媽在做什麼
原來她在斤斤計較花費的每一分錢。
李芳瑜不否認,「沒錢」是她很早就接受的人生
但也不免對於母親在如此拮据的狀況下
還有餘錢去投資股票而納悶
看著母親投資權值股獲利不少
後來家中第一間房子頭期款
就靠著母親股市獲利的二百萬
買下全家得以安居的小窩
也讓她感受到人生中投資理財的重要性
投資股票失利
買儲蓄險強迫儲蓄
李芳瑜直到大學畢業
有感於定存利率太低
加上看朋友每每檢視
一路以來投資的績效
總是眉開眼笑,讓她覺得
似乎應該要做點投資理財
於是以三萬元本金進股市買了頂倫
「其實我當時對財經專業知識完全沒概念,
對股市更是一竅不通。」
懵懵懂懂的投資卻讓李芳瑜
在短短三天賺了八千元
當下讓她覺得股票真好賺
於是加碼至三十萬元
沒想到半年後發現頂倫已經下市。
母親勸她不妨去買
郵局的六年期吉利儲蓄險
可以強迫儲蓄又有投資價值。
因此,李芳瑜買了人生第一張儲蓄險保單
「利率比定存好,又有壽險保障
加上每個月存八千元是我可以負擔的
投資與保障兼具,六年後可以領回五十萬元。」
她認為儲蓄險保險是安全
又有附加價值的方式
可以讓錢慢慢變大
購屋當存款
捷運共構宅初試啼聲
至於投資買房,對於李芳瑜來說曾經是夢想
有感於藝人工作不穩定,賺的錢都拿來治裝
四年前,眼看著奢侈稅問題炒得沸沸揚揚
房價持續上漲,心想,「趁年輕、有賺錢能力、
有體力背房貸的時候,趕緊將小錢存起來買房子,
至少有了房子就會努力存錢、賺錢,
否則等我賺到錢可能也買不起了。」
剛好朋友提到台北市政府
釋出捷運松山線(預計今年通車)
南京三民站共構宅「台北摩根」
同時她也發現捷運共構宅一直有人默默地在投資
而且是市政府與民間單位合作
這樣對購屋者比較有保障,此外
捷運共構宅由市府標購的價位都比市價低
且出租容易,投資報酬率相對穩定
最後,李芳瑜以每坪
五十六萬八八八八元單價
標下十六坪捷運宅,開標當天一結束
馬上吸引一堆買主開價
以每坪多出三萬元要跟她買
如果賣出當下可以淨賺四十八萬元
但她看準還會漲,沒有賣
如今每坪已經上看百萬元
投標撇步 零頭加法出價
她還特別提出投標小撇步
就是用「零頭加法」出價
用合理單價乘上總價後加上零頭
例如估算出單價五十六萬元
那麼競標底價就可寫
五十六萬八八八八元出價
事實上,李芳瑜也因為這尾數贏得競單
因為第二順位和她的得標價
只差八八八八元而已
買捷運宅買出心得
李芳瑜常常上捷運局網站
看有沒有相關消息
看準有機會買到比市價便宜的捷運宅
靠著勤做功課找資料及投標小技巧
她又跟朋友合資,看上底價三十五萬元的
捷運中和線永安市場站共構宅「美麗永安」
最後以每坪四十萬元的價格
買下四十坪的共構宅
現在已經漲到每坪四十五萬元
租金投報率翻倍賺
在出租投報率的技巧上
李芳瑜評估四十坪的房子在永和地區
平均每月租金約二萬元
於是她花了一五○萬元裝潢
將四十坪房子分隔成四間套房出租
每月租金收入可達四萬元
租金投報率翻倍。
李芳瑜認為
捷運宅基於便利性與保值性的優勢
對於小資女買房,建議千萬別自己住
裝潢漂亮後租出去,自己再租一間便宜的
之後比較有錢運轉,也保有小屋換大屋
的彈性和能力。或者盡量與家人同住
可節省更多開銷,獲利空間更大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