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當小孩金錢觀念偏差時,
你是不是常這樣想,
我家的小孩很乖,
一定都是別人帶壞他的,
這樣想只是在推卸責任,
因為小孩最常學習的對象就是父母你!
你該想的是怎麼矯正孩子的觀念,
而非先撇清責任!
那要怎麼改變孩子的觀念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如果你身為母親,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碰過這樣的問題,
就是小孩跟你說:
「媽媽,我要跟朋友去逛街,信用卡借我刷一下!」
前幾天,
我就碰到一位家庭主婦跟我抱怨這個問題。
她說,小孩要錢要得理直氣壯,
身為父母卻不知該拿孩子怎麼辦。
教理財,言教不如身教
這是現代父母常見的理財大問題,
我會建議父母思考一個問題---
言教不如身教,
你是否太常使用信用卡刷卡埋單,
為小孩種下不良的金錢示範呢?
如果你太常用信用卡消費,
且消費得理直氣壯、習以為常,
那你的小孩永遠看你用一張卡走遍天下,
小孩不效法你,還能效法誰呢?
有人說,
信用卡是金融市場的塑膠鴉片,
會讓年輕人刷卡上癮,
不知不覺就把花錢消費
當成人世間速成的幸福享樂。
我個人倒不持這樣激烈左派的觀點,
而想從理財角度
分享給更多父母明白,
當你在小孩面前過度使用
信用卡或金融提款卡時,
你的小孩對金錢的認知,
就不太會是實體鈔票,
而是電腦螢幕上的一串數字。
年輕人活在塑膠貨幣年代中
數字沒有重量,
故正數或負數,
感覺差異不大;
但銅板或鈔票卻有重量。
「好多個硬幣放在口袋裡會沉甸甸的,
而白花花的鈔票放在皮夾裡,
會鼓鼓的,
看起來、感覺起來就有一種有錢的幸福。」
如果你認同引號裡這段話的描述,
這表示你大概有點年紀了,
年輕時曾活在鈔票實體化的世代中。
甚至,年長一點的你,
還曾活過鈔票匱乏的年代。
但別忘了,
我們的年輕人不是這樣認知金錢的。
從小到大,
他看到你到銀行的 ATM 機器上按一按,
就有鈔票吐出來,
所以他會以為,
有一張卡片與一串密碼,
能夠控制鈔票的數量。
任憑你說破嘴告訴小孩:
「錢,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賺來的,
不是牆壁裡吐出來的!」
但很抱歉,我剛說過,
言教不如身教,
小孩不曾看你在辦公室被老闆釘的樣子,
卻常看你拿塑膠卡片帶家人享樂---或者,
拿牆壁 ATM 機器裡剛吐出來的鈔票。
如果你回到十歲不到的狀態,
每天看到牆壁上有台電腦不斷吐出鈔票,
你會覺得,錢是很辛苦賺來的?
還是輕鬆按一按就有?
如何教會小孩珍惜金錢呢?
好吧,如果你不幸是個有錢人,
擁有數張信用卡,
且是金卡、白金卡與頂級卡。
那更糟了,
你聰明的小孩永遠看到你隨便簽一簽名字,
全家就歡樂地吃完大餐,
拍拍屁股走出餐廳。
你覺得,你要如何教會小孩珍惜金錢呢?
現代理財教育真的很難,
因為貨幣電子化、數字化的關係,
人們使用金錢變得輕鬆、便利許多,
但是,對下一代的理財教育也將數倍困難於以往。
以往,一個小孩以撲滿裡存有好多硬幣為成就感。
現在,小孩以希望擁有一張可以簽名的卡片為目標,
並希望父母大方釋出這種簽名權限給小孩。
你或許覺得我在說笑話,
但我要嚴肅地說,
真的,你去問問年紀未滿二十歲的小孩,
他們覺得金錢是甚麼?
錢又是怎麼來的?
我相信,你會認同我擔憂的危機,
那就是---過度輕鬆使用的金錢,
會讓下一代的金錢觀完全變質。
你想改變這一點嗎?
我教你,多在小孩面前使用真鈔與銅板,
同時常常告訴小孩:
「媽媽口袋裡沒錢了,今天吃路邊攤,
或者,買菜回家吃吧!」
多用實體的鈔票在小孩面前消費,
然後告訴他:「錢就是這麼多,花完就沒了,
為了避免以後沒飯吃,咱們今天就省點花吧!」
這也能說是新的文明病
現在的小孩越來越少用到錢,
金融卡、悠遊卡、Icash 等...
一不小心就聯想成遊戲的數字了,
可能造成小孩價值觀的錯誤,
真的需要重視這個問題!
本文由 地球人抱抱--外星來的財富祕密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