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章架構
今日盤勢分析:電子漲跌互見,加權季線失而復得
焦點個股:碳權題材夯,華紙(1905)連收三根漲停
焦點個股:他放量漲停,投信大買!
今日盤勢分析:電子漲跌互見,加權季線失而復得
台股今日開盤一度跌破季線來到15529.39點,爾後隨高價股、IC設計及傳產權值等買盤進駐,加權指數翻多震盪,終場上漲23.88點收在15626.87點,季線失而復得,成交值僅1766億元,市場交投回歸清淡。
焦點權值部分,台積電(2330)下跌0.78%,聯電(2303)下跌1%,聯發科(2454)上漲1.65%,緯創(3231)、金像電(2368)等上漲超過3%。撐盤要角由傳產股扮演,美時(1795)、聯華(1229)等上漲超過4%,永豐餘(1907)、潤泰全(2915)、台泥(1101)等上漲3~4%。
焦點族群方面,資訊整合族群多頭未歇,資通(2471)、宏碁資訊(6811)、智聯服務(6751)、叡揚(6752)等亮燈漲停,三商電(2427)上漲4.9%、凌群(2453)上漲3.47%;碳權題材續熱,造紙股持續飆漲,華紙(1905)漲停鎖死,正隆(1904)上漲6.91%,榮成(1909)4.6%,永豐餘(1907)上漲3.97%;化學工業由中華化(1727)、元禎(1725)、三晃(1721)漲停領軍,泓瀚(4741)、和益(1709)漲幅逾6%,永光(1711)上漲4.8%,同為盤面亮點。
圖片來源:籌碼K線
焦點個股:碳權題材夯,華紙(1905)連收三根漲停
華紙受惠碳權題材火熱,股價連三天漲停,今日成交量更放大至6.9萬張,帶領造紙族群齊揚。
圖片來源:籌碼K線
上週總統蔡英文宣示籌設「碳交易平台」,證交所與國發基金將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今年中完成設立登記。在碳交易概念中,「碳匯(Carbon Sink)」代表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人造「倉庫」,地球上主要有三種碳匯:森林、海洋、土壤,也分別稱作綠碳、藍碳及黃碳。三者中的森林碳匯(綠碳),主要透過樹木的光合作用調控環境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平均1棵樹木一生可以吸收900公斤的二氧化碳。相較其他兩種碳匯,森林碳匯的優勢在於吸收二氧化碳效率較高,較容易定義碳權,也是國內碳交易平台主要參考的目標。
資料來源:綠學院
在碳權領域,華紙2016年已在中國取得森林管理委員會(FSC)首座認證森林,同時也是國內極少數擁有森林碳匯經驗的公司,透過大數據應用,將植林地中3、4億顆樹作出棋盤分區,並跟具高度、寬度及密度推算出整體平均值,解決碳權難以量化的問題。華紙在中國植林約3萬公頃,國內植林約1千公頃,一年建立超過270萬噸的碳匯,擁有大量森林及土壤碳權潛力,且擁有領先的碳權測量技術,將為建立碳交易平台的主要受惠者。
焦點個股:他放量漲停,牛皮股高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