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概念萌芽
早在西元1997年12月,國際上許多國家就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希望將地球的溫室氣體控制在一個合適、合理的範圍內,以保證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能夠兼顧環境發展。現在大家常說的CSR或是ESG就是根據這個理念所訂定的,在企業追求利潤的同時也需要對社會責任作出貢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計算公司在生產產品或是服務的同時產生了多少的汙染,而今天在台灣上線的這個【森林碳匯】平台就是有關於這方面的實際行動。
森林碳匯指的是森林和其他生態系統吸收二氧化碳(CO2)的能力。森林吸收CO2的過程稱為碳吸存,是減少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的一種方法。當樹木和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它們將CO2轉化為碳,並存儲於根部和樹幹中。因此,保護森林和其他生態系統,可以減少大氣中CO2含量,減緩氣候變化。為了更加明確的界定每個企業能夠排放的二氧化碳多寡,出現了一項叫做【碳權】的金融商品,簡單來說就是把每家企業的排放額度做成一個憑證,如果你排放了超過額度的二氧化碳,就需要額外購買憑證!相反的,如果你有多餘的憑證也可以賣給需要的人,藉此來獲利!國際知名的電動車大廠Tesla就因此從中賺了不少錢。
這個叫做碳權的商品在國外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台灣廠商在出口的時候也會需要符合各國的規範,可以說這一塊在未來就是一個趨勢,也是為什麼今年被稱為綠能源年,在生產綠能的同時就可以將自己手上的憑證賣給別人來獲利!
碳權概念股
隨著各國先前預告將在2050達到淨零碳排,歐盟已經在2023年開始課徵碳關稅,各類與碳相關的產業都會受到衝擊。先前的綠電储能以及最近的造紙業都有亮眼的股價表現,吸引了市場的大量目光!
在台灣宣布將成立自家的碳權交易所後,造紙業因為受惠於固碳作用而出現股價的大幅上漲,其中表現最為強悍的是永豐餘集團旗下的華紙!短短一周交易日就上漲超過三成。
華紙是台灣少數擁有產業垂直整合,並且作為唯一一個生產文化用紙的廠商。早在20年前就配合政府在東部推動造林,目前擁有5座林場,種植了200萬棵樹,總面積達到1000公頃。在中國擁有的林地面積更是達到3萬公頃,分布於廣東以及廣西,平均每年能夠提供6萬畝地的林地產量。手上擁有的碳匯高達270萬噸,換算成實際價值更是超過31億元。
身為儲能設備大廠的森崴能源目前也是積極推動碳權相關業務發展。除了規劃100公頃的土地進行植樹,也向國外認證機構建立系統並取得認證資格。森崴能源本身也是台灣擁有太陽能、離岸風電、路域發電以及水力發電等多種綠電技術,並且已經取得綠電銷售的牌照能夠從事綠電交易,本身的储能業務也是隨著政府政策的推動迅速發展。
森崴能源同時也取得許多政府標案,像是位於南部的太陽能光電案場擁有1000MW的發電量,等同於種植522萬棵樹,減碳量每年可以達到627502頓。子公司九崴電力則是與台電合作,預計於2026年供應台南與南科600MW的電力,補充因為核三廠退役而生的電力缺口。
另一家森崴能源的子公司富威電力則是提供綠電交易平台、储能以及節能技術,除了與鴻海集團簽訂採購合作備忘錄,也同時輔助竹科多家半導體公司進行綠電轉型,多方領域的跨足也使得森崴能源成為國內綠電銷售、交易及轉供應據點最多的綠電業者。
結論
永續發展已經是一個世界未來的趨勢,新投資商品的出現也會帶來更多投資機會!綠能是目前台灣的主要政策發展方向,政府的大力投入也造就新的產業興起,關注未來的最新發展才不會與財神擦肩而過。
※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分享給親朋好友知道,也歡迎加入「籌碼k線 vip社團」與我們共同在股海裡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