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盤整市場中也能創造收益?
掌握「品質」與「成長」是關鍵!
我們總是期盼著多頭市場,
希望藉由這輛順風車而讓資產水漲船高。
然而在人類投資歷史上,盤整市場占了一半以上。
每當盤整市場出現,
真的只能抱著現金苦苦等待嗎?
其實並不盡然,
只要你掌握「這 2 點」,
再透過適當的買進,
挑選真正有價值的投資標的。
到底是哪 2 點這麼神?
趕緊拉下去…
(贊助商連結...)
沒有品質,沒有價值
挑選「品質」優良的標的
在盤整市場中,
減少損失為首要關鍵。
因為一但有了損失,要還本就比較難。
唯有挑選「品質」優良的標的,
即使跌倒後,重整出發也比較快速。
判別「品質」的優劣,可以依據
競爭優勢
在迅速發展的市場中,沒有競爭優勢的公司仍然可以生存,
因為市場正在擴張,每一個人幾乎都能夠分到一杯羹。
但市場一但減緩,擁有較高競爭優勢的公司,才有機會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可預期收益
安隆案( Enror )相信大家多半有聽過,
藉由盈餘造假展現優異績效,而非出自營運效率。
要找出真正可預期的營運,重點在於營收的重複。
當顧客對公司商品或服務有固定需求時,
營收波動性較低。
(圖片來源:樂多日誌)
自由現金流量的重要
當公司產生大量的自由現金流量,
然而股東導向的精明管理高層時,
就很容易可以改善盤整市場波動,
適度回購股票,股價便大幅低估。
然而股數大減,EPS與股利增加,
便可刺激股價上揚。
另外還有一項優點是,
大量的自由現金流量可降低事業的風險,
因為公司可以不必依賴外部融資。
了解成長面
成長面包含獲利、股利
營收成長
1. 銷售更多商品與服務:美國與各地企業常用策略。
2. 擴張到國內外新市場:很多公司擴長海外市場後找到大二春。
3. 漲價:比較難拿捏的策略,高價影響顧客購買意願。
也會吸引新的競爭對手。
4. 降價:如果需求增加可以抵銷降價的幅度,
公司又減少成本的話。
改善利潤成長
營運效率
改善營運效率是增加利潤成長最常見的方式,
主要原因是科技創新讓公司變得更有效率。
隨著業者開始刪減成本(因效率改善),
但公司要注意的是削減成本,不該犧牲未來的成長。
規模經濟
持久利潤擴張的來源,須具備兩要素:
營收成長與大額的固定成本。
隨著銷售增加,而成本不會成長那麼快,
因為大多屬於固定成本。
例如:軟體業的規模經濟幾乎毫無上限。
開發原版軟體程式可能需要耗資數億元,
但銷售的軟體CD可能只要幾塊,
甚至是免費(網路)。
(圖片來源:優仕網共產檔)
股利 VS. 回購股票
理論上,股利與回購股票並沒有甚麼差別。
但在實務上,兩者並不相同。
雖然兩者皆可以創造價值,但回購股票缺乏嚴格的管理責任歸屬。
不意預測,所以創造的價值也沒股利發放的多。
股利是比盈餘更好的選擇,
因為一旦股利發放後,就無法從你口袋中拿回。
股利愈多,成長愈慢?
理論上是合理的,發出越多的盈餘,
能夠留在公司再投資的以刺激事業成長的資金就減少了。
但實際上只有少數會發生。
只有在新創公司成立初期,
公司為了促進公司未來的成長,
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入在研發、
基礎建設、銷售團隊、工廠上。
但很多公開上市的公司早已過那個階段,
已經有著許多的自由現金流量。
要對於盤整市場上的股票評價時,
務必先了解「品質」、「成長」,
不只多頭能夠投資,
在盤整的世界中也能創造財富。
聰明投資,賺錢沒有那麼難!
想知道更多內容,
這本書推薦給您
作者: 凱茨尼爾森 出版社: 財信出版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