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聯手推動去美元化,美元地位長期下滑但不易崩潰
越來多跡象顯示,中俄擴大結盟對抗西方陣營很可能一步步成真,兩國積極聯手,共同推動去美元化,美元會因此崩潰嗎?
我高中時期訂閱《The Plain Truth》月刊,這是美國一個宗教團體 Worldwide Church of God 出版的刊物,其內容主要是從該基督教派的神學觀點,對國際局勢進行分析和預測,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1980 年代出刊的某篇文章提到,在名為 Armageddon(源自新約聖經《啟示錄》)的末日大戰中,蘇俄跟中國結盟,與美國為首的西方盟軍進行大決戰。
中蘇(俄)軍事結盟、共同對抗西方同盟,在當時是難以想像的,因中蘇早已不再是「共產兄弟之邦」,還多次爆發軍事衝突;跟蘇俄陷入冷戰的美國則向中共頻送秋波,聯中抗蘇俄成為美國兩黨共識。
但目前有越來多跡象顯示,中俄擴大結盟對抗西方陣營很可能一步步成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3 月 22 日結束了對俄羅斯為期 3 天的國是訪問,他在克里姆林宮向普丁告別時說:「我們正在見證百年未見之大變局,我們應該一起推動它。」普丁則點頭說:「我同意!」
中俄推動國際秩序變革,聯手挑戰美國及美元霸權
以往美國大量印鈔,能長期維持超低利率,卻不必擔心通膨、財政及貿易赤字問題,主要是靠廉價而勤奮的中國勞動力、犧牲人權及環保的生產條件,而中國賺取了大量美元外匯,又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雙方互惠互利、共生共榮,但這種在全球化時代下,中美產業分工、經濟融合的「良性循環」終究會因為國情或政策的改變、彼此失去互信而終結。
隨著中國經濟與軍事力量增強,美國日益感受到威脅,中共政權則高度防範被美國「和平演變」。全球化雖帶來經濟紅利,但也帶來財富分配不均問題與國安等疑慮,引發民粹力量反撲,以民粹起家的前任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碰上「勇於鬥爭」的習近平,兩國關係急速惡化;拜登總統上任後,美中關係未如預期改善,爭奪全球領導權的對立情勢更進一步升高。
有別於川普抗中經常是唱獨腳戲,拜登則廣泛拉攏歐亞盟友集體行動,全方位擴大對中國的圍堵。習近平也不甘示弱,在防疫清零政策結束後積極出訪,推展「一帶一路」、「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倡議,以建立抗美陣線。
中美對立升高,國防、資安類股長多可期
在習近平的認知當中,中國已崛起成為大國,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跟美國之間的軍力差距大幅縮小,這就是他所看到的「東升西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並執意要打破前蘇聯解體後,長期由美國強勢主導的國際秩序,而普丁是他最重要的結盟對象,以確保能源及其它工業原物料、戰略物資的供應安全。
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長期主導的「單極」世界將朝「多極」體系發展,這可視為「逆全球化」,其表現方式包括:產業鏈解構與重建,形成美國與非美國(中國主導)供應鏈體系,包括產地、技術或規格都有明確劃分;美元的國際貨幣儲備地位、應用於國際貿易結算的比重,中長期會逐步滑落。這些都會對我們投資的相關個股、外匯、原物料帶來挑戰與機會。
中國是全球許多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積極推動以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包括俄國、巴西、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等多國都積極響應。中俄等國央行去年也大幅增持黃金作為替代美元的儲備。
不過,這不代表美元會崩潰,或者人民幣會大幅升值,因為人民幣的外匯儲備仍以美元為主,如果美元崩潰,以美元儲備作為發行基礎的人民幣同樣會被拖累。在可預見的未來,還看不到有任何單一國家或貨幣可單獨取代美國與美元的地位,倒是黃金有機會成為各國央行長期增持的儲備,有利於金價緩步走揚,除了買實體黃金,黃金 ETF、金礦股也可考慮。
中美對立升高,最終可能爆發戰爭,因此雙方都積極建軍備戰,國防軍工、資安概念股長多可期,但投資人要留意近期股價漲多的風險,等拉回再擇優布局。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