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台灣媒體都不報導,但世界正在劇變!「互聯網 +」已侵入你我的生活,未來 10 年將全面淪陷...

台灣媒體都不報導,但世界正在劇變!「互聯網 +」已侵入你我的生活,未來 10 年將全面淪陷...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

「互聯網 +」這一詞一下子就成為社會和業界追捧的流行語。

雖然身在台灣還尚未感受到它真正的威力,

但不可否認的是,

世界各地的人紛紛將「資源」投入其中。

中國最大網路通訊創辦人( QQ、微信)-馬化騰:

「如果我們錯失互聯網的使用,

就像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拒絕使用電能。」

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要不要使用「互聯網 +」,

就像你沒有辦法選擇不使用電話,

因為未來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都會使用他。

今天我們就來講,

已經來臨的「互聯網 +」時代的六大特徵,

到底為什麼我們無法將它擋在門外的理由。

 

 

世界在進步,往下跟上腳步…

(贊助商連結…)

 

先來提提如何理解「+」

為什麼要有一個 + 呢?加號本生具有連結性,

能夠與其他不同產業、人等等…連結一起。

 

我們從 5 個層面來看「+」;

第一個層次:「互 + 聯 + 網」

連結,形成交互,並納入網路或虛擬網路。

資訊與通訊技術改變了人類既有的距離、時空,

虛實都成為一種存在。

 

第二個層次:「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 +

雲端計算 + 大數據 + 安全雲庫 +

物聯網 + 萬聯網 + 產業互聯網」

不管什麼名號,連結是目標,互聯互通是根本。

 

台灣媒體都不報導,但世界正在劇變!「互聯網 +」已侵入你我的生活,未來 10 年將全面淪陷...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第三個層次:「互聯網 + 人」

移動終端是人,

讓使用者觸覺、聽覺、視覺都持續線上化、無處不達。

 

第四個層次:「互聯網 + 其他行業」

其他行業不能歸類在傳統產業,

而是將現有產業再透過互聯網更進一步發展。

現在進展最快的有「互聯網 + 零售」→電子商務、

「互聯網 + 金融」→數位金融等等…

 

第五層次:「互聯網 + ∞」

這代表無窮大,這就是連接一切的階段。

人與人、人與物、人與場景、時空等等…

同時也可能有各式各樣的排列組合,

如「互聯網 + 汽車售後服務」,往往會再「+ 保險」、

「+ 代駕」等服務,這才能真正體現跨界與融合,

也才有可能細分領域的創新。

 

台灣媒體都不報導,但世界正在劇變!「互聯網 +」已侵入你我的生活,未來 10 年將全面淪陷...

(圖片來源: on.cc 東網)

 

「互聯網 +」時代的六大特徵

跨界融合

最簡潔的方式表述,就是「跨界融合,連接一切。」

「+」本身就是跨界,是變革,是開放,是融合。

融合本身包含身分的轉換,

從客戶消費轉化為投資(如:眾籌募資);

融合也是開放,資訊流通(大數據)。

不過互聯網給其他產業帶來的衝擊是必然的,而且是不可逆的。

試問,我們在過去 20 年間改變了多少,

從只有 BBcall 到現在每人一台的智慧手機,

你想到世界各地的哪裡,一支手機完全搞定。

這是人類歷史上,進步的幅度最大、最廣的年代。

而未來將持續加速。

 

創新驅動

一國的關鍵驅動要素分為三大類:資源、客戶、創新

在過去的台灣、中國,資源驅動為主,

客戶驅動為輔,創新驅動不足。

科技創新在一國的發展全域中居於什麼位置?

統籌科技能夠改變體制、經濟發展,

推動品牌、組織、各種的商業模式。

 

台灣媒體都不報導,但世界正在劇變!「互聯網 +」已侵入你我的生活,未來 10 年將全面淪陷...

(圖片來源: BI 好事雙網)

 

重塑結構

資訊革命、全球化、互聯網業,

打破原有的社會、經濟、關係、地緣、文化等結構。

商業模式不斷被創新,管理邏輯也發生變化。

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權利發生重大移轉、連結,而連結,

關係愈來愈成為企業追逐的要素之一。

互聯網降低了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

提升全社會的營運效果。

例如:買電影票,現在手機一按不用一分鐘,就能買到。

互聯網也打破各有的邊界,減弱了資訊不對稱,

消彌了使用者面對的資訊不確定,將主動權還給了人

客制化商機,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只如此,打通用戶關係,讓分享更直接,

現在不只能聽到周圍朋友的意見,

更能透過互聯網得到更多更客觀的評價。

大眾智慧也是重點,用戶可以參與設計、創新、

傳播與內容創造,眾籌、眾包等等都是一個商業新格局。

 

台灣媒體都不報導,但世界正在劇變!「互聯網 +」已侵入你我的生活,未來 10 年將全面淪陷...

(圖片來源:眾眾投)

 

尊重人性

人類社會的一切,都是基本人性的反射。

人性是推動科技進步、經濟成長、社會進步、

文化繁榮最根本的力量。

而尊重人性是互聯網最本質的文化。

人性即是連結的最小單位、最佳協定與最後邏輯。

小到一次的互動,大到一個平台,國家政策,

都需要基於人性思考、開發、設計、營運、創新與改進。

 

開放生態

開放度成為關鍵

未來的商業是無邊無界的,在這個前提之下,

衡量企業跨界能力的關鍵因素,

就是夠不夠具有開放性、生態性。

假如一直在一個自我封閉的系統裡,那麼創新則很難實現。

不能以開放心態面對,自然無法思考和設計新的商業模式。

只有開放才能融合,實際上也是跨界思維的核心之一。

 

台灣媒體都不報導,但世界正在劇變!「互聯網 +」已侵入你我的生活,未來 10 年將全面淪陷...

(圖片來源: PIXNET 痞客邦)

 

連結一切

連結一切的要素包含技術(雲端計算、大數據)、

場景、人物、參與者(人、機構、平台、系統)、協定與信任,

信任可能比較難讓人理解,不過它確實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為互聯網讓資訊不對稱降低,連接節點的可替代性高,

只有信任是選擇節點或連結器最好的判別因素,

同時也讓「+」成立。

有信任,別人才願意通過你來進行連結,

失去信任等於失去連結,這密切的與人性相關聯。

 

連接的三個層次

台灣媒體都不報導,但世界正在劇變!「互聯網 +」已侵入你我的生活,未來 10 年將全面淪陷...

 

世界正因為「互聯網 + 」而改變,

未來它將不會只是一個新穎的詞彙,

而是充分的運用在你我生活的每一個地方。

未來的 10 年,連接的巨人將改變人類既有的模式。

 

 

想知道更多內容,

這本書推薦給您

<<互聯網+:中國經濟成長新引擎>>

作者: 馬化藤、張曉峰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台灣媒體都不報導,但世界正在劇變!「互聯網 +」已侵入你我的生活,未來 10 年將全面淪陷...

台灣媒體都不報導,但世界正在劇變!「互聯網 +」已侵入你我的生活,未來 10 年將全面淪陷...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