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有些人就只是淋雨,
而有些人卻在雨中領悟到了什麼…
相信很多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
多半被侷限於自己所設置的框框中。
但是潤泰集團的總裁尹衍樑卻不這樣認為
「困難或許是未來造就成功的養分。」
尹衍樑不斷攀越事業高峰的背後動機,
其實來自於不被外人看好的自卑感與不斷的面臨挫折。
年少曾走岔路,一度在被人看扁而茫然,
到底挫折是動力,還是阻力?
來看看尹教授怎麼說…
趕緊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從困難中獲得養分
沒有人看好,才有今天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面臨停滯的困境,
多數的年輕人面臨低薪、高物價,讓人喘不過氣。
尹衍樑卻認為:「受挫折不是壞事!」
年少因行為乖張、打架鬧事,
曾被送進彰化進德中學就讀,接受軍事化的管理。
被人看扁、瞧不起,也讓他心裡充滿自卑。
然而本性好鬥的他,矢言要踏上成功之路,
讓看跌破眼鏡。
回顧過往,尹衍樑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夠扭轉人生,
有兩個關鍵因素。
永不放棄,擺脫困境
尹衍樑就讀中學時,得到好老師的教導,
從學習英文中找到信心,也產生了興趣。
終於讓他決定揮別過去,
矢言甩脫外人眼中「愛打架不愛念書」的評價。
但即使考入成功中學,完成大學學業,
他發現自己與別人沒有什麼不同,
還是會有人對他指指點點,
認為它就是流氓出身,怎樣也改變不了事實。
追求進步,好還要更好
26 歲的尹衍樑自行創業,接連創立入潤滑機械及染料廠,
但連財務報表看不懂。
他深知如果自己想在商場上有一席之地,
就得充實自我、跟上進度。
接連一次落榜後考取台大商研所與政大博士班,
也為日後經營企業奠下更深厚的學術基礎。
不怕犯錯,只怕不認錯
10 年潤泰集團層面臨 400 億的負債,
而尹衍樑難以計數的成功經驗史中,
其實是從兩次創業失敗的錯誤中開始。
第一次創業以失敗收場
早年的潤泰紡織所有的設備皆由國外進口,
尹衍樑認為如果潤華機械有能力製造紡織工具,
不僅可以替父親省下經營成本,又能為自己累積實務經驗。
但等到實際投入經營之後,
從構想、設計、製造到驗收都是層層關卡,
不僅耗費心力,更讓他的投入的 500 萬創業資金耗盡後,
結束營業。
對尹衍樑而言,這次是重大的打擊,
但他也不願意服輸,進一步的創立潤華染廠,
打算生產紡織所用染料的化工廠。
有了先前的經驗,尹衍樑更為小心翼翼。
潤華染廠在配製染料時,先以小劑量開始進行。
等到實驗成果穩健妥當之後,才開始準備大量生產。
「我一直做到成功了一百次之後,才準備開始量產!」
尹衍樑強調他當時小心翼翼的程度。
第二次創業燒毀 3000 萬
然而尹衍樑將成功多次的配方,
放大百倍比例之後倒進大鍋爐中,
帶給他的不是歡喜地收割,而是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
轟然巨響中,雖然沒有帶來任何傷亡,
但尹衍樑所犯的錯誤造成更多的損失。
資金 3000 萬的設備就這樣瞬間燒光,
不僅引來強烈的股東不滿,公司的同仁也無法接受,
讓尹衍樑倍感挫折。
以為自己這兩次的失敗會換來父親的責罵,
但尹書田反倒是跟他道喜:
「衍樑,恭喜你得到寶貴的失敗經驗。」
也因為父親的苦心,
尹衍樑知道自己要從失敗中得到教訓,
並且不能因為挫折而放棄。同時也了解到,
不能只看短期目標與成敗,
而是要更長遠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業。
知錯改過,堅守建築品質。
「認識自己,才能看出錯誤。」
早期的潤泰建設在事業起飛之際,尹衍樑充滿自信,
因為營建是他的專長,也是他的興趣。
認為建案在他手上肯定品質一流。
然而當地一棟大樓的完工,
卻讓他徹底看清自己能力雖強,但細緻度卻依舊不足。
整棟大樓窗戶總類、形式多達一百種,
外觀難以整齊畫一,風格也不同。
這棟建築從設計端就產生盲點,竟然重頭到尾沒人發現,
也驚覺自己的犯下不可思議的錯誤。
從這次起,尹衍樑便警界自己不可再犯,
並且進一步要求在品質上不容許打任何折扣,堅持做到最好。
賠錢生意當賺錢做
尹衍樑堅持品質的原則,可在「宏碁」的建案中看見。
當初宏碁集團與潤泰建設在接洽時,
原以為只是一般的廠辦建築,
而開出一坪 6 萬的承包價格。
未料進一步洽談細節之後,
才明白宏碁要的並非普通工程的標準,
除了幾乎 100% 安全可靠度的高品質建築,
並要 24 小時保證供水供電,
甚至要耐住 8 級強震的破壞威力。
如此一來, 6 萬一坪根本完全入不敷出,
一夕之間變成虧損的賠錢生意。
於是重新開價,施振榮瞭解實況後也願意接受新的價格。
潤泰集團雖然保住成本,但也毫無利潤可言。
即使是賠錢生意,
潤泰集團依舊秉持「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心態,
而這一戰也讓潤泰集團打響了名號。
我們總在失敗中抱怨,
但有些人卻會在失敗中成長。
面對這些挫折,我們依然有所選擇。
我們要改變的不是慘況,而是心態。
想知道更多內容,
這本書推薦給您
作者: 尹衍樑/口述, 張殿文, 郭議鴻/撰文 出版社: 今周刊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