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1260富味鄉爆24項產品添棉籽油,股價跌幅近五成
近來「興櫃食品公司-1260 富味鄉」傳出高額賠償危機
造成股價在一週(10.21~10.25)的時間內,短線跌幅將近五成的水準
讓許多的朋友內心蠢蠢欲動,想來個「危機入市」賺取短線的反彈題材。
其實就技術線型的價量背離說法,不排除有這樣的機會存在。
投資人可以依據個人的屬性與判斷來決策,反正資金是自己的
要怎麼作沒人管得著。但在這個過程中反覆使用「危機入市」的名詞
就讓人很感冒。
「危機入市」:非經營因素造成短期恐慌下跌
「危機入市」的名詞是泛指一間公司因其他非經營因素造成短期性的恐慌下跌
只要事件過後,必然可以回覆原有經營體質者才適用該名詞定義。
我們來一項一項看看富味鄉事件是否符合該條件:
1.下跌主事件:食安危機
2.下跌因子:不實標示與食用油成分造假
3.該公司是否為當事人:YES
4.是否屬經營危機:YES
5.對於公司誠信是否傷害:YES
6.該公司是否造成誠信問題:YES
7.後續潛在事件:供應鍊崩潰 & 消費者拒絕購買
誠信有問題的公司,不論經營績效多佳都不應投資
從條列中,可以看出該公司便是事件的主因,
是由於經營誠信所引起的事件
這與「被波及」的定義明顯不同。就投資而言,
只要有誠信問題的公司,不論經營績效多佳都不應投入資金,
分享黑心利潤。
進行混用作業,營益率增加3倍!
我們從已知的財務資料來看看,這件事對於廠商的誘惑力有多大
從公開資料中得知,該公司宣稱是從100.07月開始進行混用作業。
而從財務數字來看,在混充的前一年該公司的營業利益僅為2.4%
在開始混用後(約半年),營益率立即升高了一倍之多。而在
2012年全年混充後則飆升至8.9%的歷史新高水準。單就只知的高低點資料來看
混充前後營益率增加了超過三倍的水準。
為了達成上櫃條件,與惡魔進行交易
加上該公司正準備從興櫃往上櫃提出申請程序中。上櫃申請有獲利能力的規定:
「最近一會計年度無累積虧損且其個別及依財務會計準則公報七號規定編制之
合併財務報表之稅前純益占財務報告所列示股本比率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最近年度達4%以上
最近二年度均達3%以上
最近二年度平均達3%以上,且後一年較前一年佳」
若以上櫃申請與吸引投資人買進兩個角度來看,該混用對於公司有個致命的吸引力
不僅解決經營績效下滑的燃眉之急,也有機會用較高的承銷價來釋出較少的
股權進而換取資金,看似好處雖多,但卻是一場惡魔交易。
未被驗出有問題油品的公司,才符合「危機入市」
一開始若企業添加,其他油品時有誠實標示混用比例,
也許今天的事件就真的僅是危機入市,而非誠信危機。
而就實際上來看,要符合危機入市的企業。應屬於其他尚未被驗出有問題油品的公司
例如:福懋、大成、佳格等 (PS:若後續的檢驗有問題則剔除),才符合
「非事件的當事人卻被連帶波及」的定義。
各位朋友不應該將自己的投機行為,冠上一個美麗的「危機入市」名詞
來進行自我行為的美化。投機並不是什麼件不得光的行為,投機與投資
本是一線之隔,但若是用錯名詞恐怕就得好好檢視一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