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最近有讀者問阿格力,為什麼公司營收持續創高卻出現EPS衰退?我仔細一查才發現問題出在轉投資收益,這從財報三率變化就能迅速找出原因,觀察營業利益率及稅前淨利率的落差就有答案。當營業利益率高於稅前淨利率不少就代表轉投資可能虧損,如果營業利益率低於稅前淨利率則表示轉投資收益相當不錯,而兩者百分比相等則表示公司營運專注本業。那麼接下來就以幾檔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公司進行舉例,從轉投資角度來觀察營收及EPS的關聯性有多少。
聯華(1229):靠兩大金雞母獲利決定EPS表現
聯華大家都認識也很熟了,過去被大家叫做「麵粉王」,而現在則因為轉投資聯成及聯華氣體轉型成控股。所以回頭看到公司營收,2023年前五月累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主要是由神通電腦及聯華麵粉所帶動。
圖一、聯華2023年前五月營收創歷史新高,資料來源:阿格力價值成長股APP。
當營收屢創新高,照理說EPS也應該要創新高,這想法很合理。結果2022年、2023年第一季的累計EPS竟然都是衰退,2023年第一季EPS繳出0.74元、年減18.7%,怎麼營收新高卻沒有反映在EPS成長?這時候就要回到我一開始說的,請直接觀察財報三率的變化。
圖二、聯華2023年第一季EPS持續衰退,資料來源:阿格力價值成長股APP。
打開近兩年的財報三率數據後,馬上就能找出衰退的原因。以2023年第一季為例,聯華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分別是14.6%、3.82%,結果稅前淨利率居然是高於毛利率的40.73%,顯然稅前淨利率是獲利的重點。近兩年的營業利益率相當低迷,要知道原物料成本高漲而侵蝕一堆食品股的毛利率,因此聯華賣麵粉當然也難逃衰退的命運。不過重點還是要關注稅前淨利率的變化,所以我們要知道轉投資公司的營運狀況,畢竟這對EPS來說算是關鍵因子。
圖三、聯華本業受到原物料成本高漲而侵蝕獲利,資料來源:阿格力價值成長股APP。
打開2023年第一季財報來看,可以發現轉投資的兩大獲利來源分別是聯成、聯華氣體,這兩家金雞母就決定轉投資的整體獲利。聯華在2023年第一季認列1,046萬的投資收益,而2022年第一季則貢獻3.14億元,年減衰退將近97%真的很誇張。而聯華氣體就相對穩健,從2022年第一季貢獻4.1億元增加到2023年第一季的5.23億元,不過還是無法彌補聯成衰退的缺口。因此從聯華的狀況來看,營收無論創新高或大衰退都是太大的重點,多注意聯成對於整體轉投資貢獻才是關鍵。
圖四、聯成獲利衰退而衝擊聯華2023年第一季的EPS表現,資料來源:聯華2022年、2023年第一季季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