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得到」上看到一篇蠻有遠見的文章,
原標題名為「麥肯錫:零工經濟帶來的新變化」
這文章使我對未來趨勢更了解,
分享給大家,希望帶大家一起探討新觀點!
零工經濟將成未來趨勢
目前有一種「零工經濟」越來越流行了。
「零工經濟」指的是用時間短、靈活的工作形式,
取代傳統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
它涵蓋範圍比較廣,可以是兼職的副業,
也可以是沒有主業,就是做很多零工。
很多人覺得,人們願意打零工是因為經濟低迷,
打零工是人們找到更好工作之前用來過渡的,
而且只有年輕人和那些工作不穩定的人才願意這麼做。
但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近調查了全球 6 個國家的 8000 人,
這份調查報告的結論是,關於「零工經濟」我們想錯了。
對零工經濟,我們時常有哪些誤解?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1. 自由職業者占少數?
統計顯示,在美國和歐洲,
有 10% 到 15% 的適齡工作人口通過打零工謀生,
還有 10% 到 15% 的人把打零工作為主業之外的副業。
在美國和歐洲的 15 個國家有 1.62 億自由職業者。
2. 零工經濟的出現
是因為全球經濟低迷不振?
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在全球經濟大蕭條緩和的時期,零工經濟並沒有減少。
實際上,自由職業的工作方式,
反而有利於宏觀經濟的復甦。
因為就業靈活和行業門檻低,
自由職業能解決一部分失業人口的就業問題。
調查顯示,歐美國家就業市場中有一億不完全就業人口,
都表示他們想要更多的工作。
3. 打零工是因為沒找到工作之前用來過渡的?
調查說不是這樣的,
大約 70% 的自由職業者都是自願這麼做的。
而且這些人和傳統行業的人比,對自己工作更滿意,
他們很看重自由職業者的靈活性,
工作更專注,更善於自我管理,希望能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4. 只有年輕人和
工作不穩定的人才願意打零工?
自由職業者在各個年齡段的分佈很平均,
除了年輕人,也有很多 65 歲以上的人。
在行業方面,不僅是收入低的人在打零工,
一些收入很高的行業,
比如醫生、律師、會計、設計師,他們也打零工。
5. 零工經濟正在變得越來越數位化。
目前,只有 6% 的零工經濟行業,
是類似 Uber 這樣的數字平臺,但
這個比例在未來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隨著移動設備和數位平臺的發展,
自由職業的門檻會繼續降低,人們的求職效率會更高。
零工經濟將為 2017 年帶來哪些變化?
1 降低用人成本,
為人才創造更多的競爭機會。
人們需要更加注重自身技能,職業發展和工作投入度。
公司在用人方面,會更多考慮從業者的職業靈活度,
自身技能,以及有效應對特定工作的能力。
2 虛擬實境技術
改變自由職業者的合作方式。
辦公室上班族與自由職業者
可以通過虛擬實境技術實現遠端合作。
3 新行業的進一步演化。
在未來,傳統行業,創新行業,
IT行業及金融會計等其他高素質行業,都會出現零工經濟。
所以我們要不斷發展新技能,淘汰不需要的技能。
(4) 個人職業網路不斷拓展。
公司可以在內部採用打零工的方式,
簡單地說就是你可以在公司內部做不同的工作,
這種內部“打零工”的方式,能更合理地調配人力資源,
解決內部技術和人力短缺的問題。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得到》摘自
《財富》《快公司》的內容,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鮮非霏撰稿、鄭磊講述),
像我一樣利用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多聽各方說法,
也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喔!
別再小看打零工的人,
這即將成為未來趨勢!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